你真的看懂《我的姐姐》了吗?姐姐最后的选择又是什么呢?

看点球赛 2021-06-10 15:39:52

小编最近认认真真的看了《我的姐姐》这部剧。这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好电影,讲述了“姐姐“这一特定的群体,里边还参杂了传统里的重男轻女思想,女权的解放问题,旧的亲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产生的诸多矛盾等等等等。接下来,小编就把自己所理解到的东西说出来与大家探讨探讨,并说一下对于安然最后选择的猜测和依据。

首先想说一句,不得不说,张子枫演得真的很不错,演出了一个略有些叛逆的倔强要强的花季少女该有的样子,真的想给她竖大拇指!导演选角也很合适,张子枫的年龄和气质真的和剧中的安然很配,有点本色出演的感觉。这个电影含义还是很深刻的,导演所想要展示的就是“姐姐”这个群体目前的现状,以及“姐姐”们自己的选择。

我们先看老一辈的“姐姐“的选择。

老话说”长姐若母“,就是说当姐姐的应该要像母亲一样去爱去照顾弟弟妹妹,去付出。传统社会流传下来的习惯就是当姐姐的让着弟弟妹妹,当姐姐的牺牲一点成全弟弟妹妹。从剧中也能够看到,安然的姑妈就是老一辈的姐姐的代表,无条件的牺牲自己,为了家庭,为了父母、为了不成器的弟弟,一直在付出。她舍弃了在俄国进修的机会,毅然回乡帮助家里人,这是多么大的牺牲。

结了婚之后,自己的房子让给弟弟住,弟弟生的孩子寄养在自己家里也黯然接受,可以说是无休止无条件的忍让和退让。即使是这样,弟弟们也并没有感念她的恩情,只是把这些当成了应当。甚至姑妈自己都把这些牺牲和付出当成了应当。

再看看新时代“姐姐“的选择。

导演安排安然这个新一代姐姐的角色,其实就是想说一些观点。安然所处的境遇比较特殊,可以说是安然父母的意外身亡把安然逼到了做选择的境地,安然亲戚的态度其实就代表了目前社会的态度,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特别是中老年人,都认为姐姐还是传统里的需要牺牲的姐姐,父母出事了,姐姐就应当牺牲自己未来的可能,承担起父母的责任。

对于这个社会老人们的主流观点,小编不去做评价,但小编想谈一下安然最后的选择,从电影来看无非两种,一是让弟弟跟着领养家庭,二是自己带大弟弟。

小编认为安然选择的是第一种,让弟弟跟着领养家庭,电影的最后,安然牵着弟弟跑,其实是为了给亲情、给弟弟告别,将这份感情挽个结吧。

原因有三:一是安然卖房子的钱中给弟弟的那一半没有要回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安然还是会把弟弟送回领养家庭。二是安然作为新时代“姐姐“的代表,必然会有和旧时代姐姐们不一样的选择,她会选择迎接更有希望的未来。三是看到领养家庭对孩子的照顾关怀并不比自己差,提供的条件比自己所能提供的更好,安然就是为了弟弟的未来也会选择让他跟着领养家庭。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你们有不一样的想法可以与小编交流。

0 阅读:0
看点球赛

看点球赛

让大家生活的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