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潘金莲为何情难自禁?原来是因为武松的这二个举动

谈史论文漫漫评 2025-01-21 05:19:02

常言道:"父母在,家就在。"对武松而言,却是"兄长在,家就在。"

漂泊在外的武松时刻都牵挂着在家的兄长:自己犯案有没有牵连大哥;懦弱的兄长有没有受人欺负;兄长有没有成家立业……当得知自己的案件已不需再躲避时,归心似箭的武松不顾宋江挽留,从沧州直奔老家。

武松自幼父母双亡,是兄长将他抚养成人。兄长既是大哥,也如父亲。兄长就是他的天,是他的一切。

也许是武松对兄长的思念感动了上天。当上了都头的武松竟在阳谷县街头遇到了大哥。

更让武松惊喜的是:大哥已成家立业了!

一,见长嫂眼神让潘金莲春心荡漾

正在"县前闹玩"的武松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喊,转身一看,忙翻身便拜。

来者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大哥!一年多未见,饱经风霜的大哥又添了几道皱纹,矮小的身躯更显得弱不禁风。

原来武大与武松,一母所生。武松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连景阳冈的猛虎也被其一双铁拳打死。

而武大郎,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人物猥琐,不会风流,被人称为"三寸丁谷树皮"。

兄弟二人,一个是英俊高大的猛汉,一个却是又矮又呆的丑男!

阴差阳错,偏偏武大郎又娶了"颇有姿色"的潘金莲!

武大把武松带到家里,武松见了大嫂,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

武松下拜的同时,也仔细打量着大嫂。

武松看那妇人时,但见: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擅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眉象什么,脸象什么,腰里系着什么,口上涂着什么。武松都看得非常仔细。

武松初见大嫂,欣喜的是这位女主人的到来让这个家更加圆满。

长嫂如母。武松看着潘金莲,不由自主打量着,满眼都是柔情一一一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之情。

而潘金莲也发觉了武松不寻常的眼神,她却将这种柔情误会为武松对其美貌的迷恋。

满面春风的潘金莲扶住武松道;"叔叔,折杀奴家。"

听到武松便是打虎英雄后,潘金莲一阵窃喜道:"原来却是叔叔,且请叔叔到楼上去坐。"

上楼坐定后,潘金莲又对武大说:"我陪侍着叔叔坐地,你去安排些酒食来,管待叔叔。"

被武松的眼神看得百爪挠心的潘金莲竟心里盘算:

"何不叫她搬来我家住?不想这段因缘,却在这里!""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长嫂为母,当潘金莲提出要搬到家里来住时,武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二,送彩缎让潘金莲情难自禁

武松的到来,让潘金莲感觉像"半夜里拾金宝一般的欢喜。"

从此以后,潘金莲最幸福的事就是与武松相处一起。

不论武松归迟归早,潘金莲"顿羹顿饭,欢天喜地伏侍武松"。

并且,叔叔长叔叔短地叫唤,时不时言语"撩拨"武松。

"莫不是别处有婶婶,可取来厮会也好。"还杜撰出"叔叔在外养着一个唱的。"这都是在有意地提醒男女之事。真是:叔嫂通言礼禁严,手援须知是从权。英雄只念连理枝,淫妇偏思并蒂莲。

更让潘金莲欢天喜地的事发生了:

过了数日,武松取出一匹彩色缎子与嫂嫂做衣裳。那妇人笑嘻嘻道:“叔叔,如何使得。既然叔叔把与奴家,不敢推辞,只得接了。”

买缎子做衣服,这是武松对大嫂的正常孝敬。但在潘金莲看来,心里认定叔叔是"有意"了。

欲火攻心的潘金莲终于忍耐不住了。

于是在一个大雪天,她早早地把武大郎支出家门去做买卖。她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决定"着实撩斗他一撩斗"。

武松踏雪而归,潘金莲"笑脸相迎","双手去接"武松除下来的毡笠,叔叔长叔叔短,殷勤嘘寒问暖,要叔叔"向火",当真是热情似火!而武松,只是"感谢"嫂嫂,"不劳"嫂嫂,自己拂雪、挂帽、换鞋,自己端凳子向火。始终对嫂嫂尊敬有加,不冷不热。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任凭潘金莲一再撩拔,武松始终坐怀不乱。

顶天立地的武松一向只把潘金莲当大嫂,当她一再露骨地勾引挑逗,"只把闲话来说",武松这时才瞧出五六分,但也只是"自家只把头来低了",到潘金莲捏他的肩胛时,武松虽仍"不做声",但已有"八九分焦躁",还是忍着不发作,还把潘金莲当嫂嫂,给她留面子。

欲火烧糊了心潘金莲看不出武松的焦躁,还要武松和自己共饮一杯。

潘金莲"放了火箸,却筛了一盏酒,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上,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知羞耻!"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跤。

三,爱有多深,恨有多切

被武松严词拒绝的潘金莲并未悔改,而是恶人先告状。

武大回家了,见潘金莲"双眼哭得红红的"。

她边哭边诉说:"都是你不争气,教外人来欺负我!"武二"把言语来调戏我。"

潘金莲要求武大"不许你留他!"否则"你还了我一纸休书来,你自留他便是了。"

但潘金莲的内心,还在盼着武松"回心转意"的。

武松要出远门上东京,放心不下大哥,便买了一些鱼肉果品,来到紫石街的大哥家。

这时,潘金莲见武松带了酒食来,心想:"莫不是这厮思量我了,却又回来?那厮肯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

于是上楼"重匀粉面,再整云鬓,换些艳色衣服穿了"来迎武松。

"叔叔,不知怎地错见了?……今日喜得叔叔到家来,没事坏钱做甚么?"又叔叔长叔叔短起来了。

武松说明来意,要求大哥尽量少出门,要求嫂嫂"把得家定"要"篱牢犬不入","表壮不如里壮"。

潘金莲随即变脸,指着武大骂道:"你这个腌臜混沌!有甚么言语语,在外人处说来,欺服老娘……"

变脸比翻书还快!

其实,潘金莲也不是一个很"坏"的女人,否则,当初她从了主人,做个小三,也一时会吃香的喝辣的,但她没有!

可见,她也是个有想法的女子,但武大郎肯定不是其理想的郎君,后来红杏出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潘金莲只做错了二件事:一是勾引叔叔武松;二是害死亲夫武大。最终也因这二件事身败名裂,死于非命!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参考资料《水浒传》).

0 阅读:0
谈史论文漫漫评

谈史论文漫漫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