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个荆门石化!60万吨新项目加快建设,奔向国内最大特种油基地

湖北日报视频 2025-02-21 08:50:57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李慧敏 蔡清泉 甘志红

2月16日,葱绿的东宝山下,荆门石化60万吨/年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装置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

该项目是荆门石化加快“油转特”的关键一环,建成后荆门特种油品年产能将跃至136万吨。

在石化产业高速发展多年后,不沿海、不靠江、主打传统成品油的荆门石化,市场竞争劣势日益凸显。

面对严峻形势,荆门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企业主动谋划,荆门石化加快向高端石化产品和特种油品转型。

近期,荆门“油转特”好消息不断,60万吨/年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装置开建、特种油品公司成功注册揭牌,荆门加速奔向国内最大特种油基地。

60万吨环烷基特种油项目开建

10万吨/年白油高压加氢装置。

60万吨/年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装置项目,总投资13.58亿元,占地面积138亩,去年9月开工,明年6月建成投产,目前正进行桩基施工。

荆门石化发展规划部规划室主管何胜介绍,项目的核心产品是30万吨环烷基橡胶增塑剂,此外还包括数十万吨用于生产变压器油和高端白油的原材料。

“环烷基橡胶增塑剂分子结构独特,加入到橡胶中,可显著提升橡胶弹性。”荆门石化特油销售团队主管崔洪明介绍,目前,环烷基橡胶增塑剂属热销产品,价格比其他增塑剂每吨高上千元。添加了环烷基橡胶增塑剂的橡胶,耐老化性和柔韧性好,可广泛用于航天、制鞋等领域,生产的鞋底耐磨不断底。

“这是荆门石化近年来上马的最大特种油品项目,对公司转型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荆门石化副总工程师、中石化特种油品公司总经理李革飞表示,项目建成后,荆门石化特油产品年产量将新增30余万吨,在能耗和碳排放不增加的情况下,特种产品年产总量将超过100万吨,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特种油品生产基地。

成品油过剩下的“向特而行”

60万吨/年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

荆门石化前身是荆门炼油厂,50多年来累计加工原油1.5亿多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伴随新能源的加速发展,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总体供应过剩。七成产品是成品油的荆门石化,不沿海不靠江,原油到场成本每吨高于沿海企业100元,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被动。

荆门因石化而立,因石化而兴。如何重塑竞争优势?荆门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推动,荆门石化主动谋划,向特种油品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早在2003年,荆门石化在国内率先探索开发附加值高的白油产品并获得成功;2019年,荆门石化吹响“油转特”转型升级冲锋号——成立特油部;2020年,公司完成“十三五”特色转型目标。李革飞介绍,荆门石化目前已成国内特种油品开发的引领者,特种油品产量79万吨,品类40多种,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特种油高黏度高端产品的市场空白。

2023年,中石化计划新建60万吨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项目。在炼化行业整体不景气的严峻形势下,该项目成为中石化旗下众多炼化企业争取的重点项目。

为争取该项目落户,荆门市组织专班全方位服务推进,去年4月完成项目可研、环评、场平等工作。荆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进京赴省对接,推动中石化集团加快“油转特”项目审批和特种油品公司组建。

去年9月,60万吨环烷基特种油项目开工;去年11月,以特种油研发、销售为主业的中石化特种油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荆门注册;12月底,中石化特种油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

特种油年产能将跃至136万吨

在建60万吨环烷基特油高压加氢装置施工现场。

“新油转特项目建设、特种油品公司揭牌,将推动荆门石化在产品结构上彻底升级,大幅提升特种油品质量、产值和盈利能力。”李革飞介绍,新油转特项目建成后,荆门石化特种油生产能力将从79万吨/年提升至136.7万吨/年,公司正在争取中石化集团总部支持,将全国适合生产特种油品的原油,逐步集中到荆门加工。不久的将来,荆门石化特种油终端产品产量有望达250万吨/年。

特油产业还将推动相关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预计将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油转化”产品。

荆门市还在与荆门石化一墙之隔的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内,规划建设2000亩专业园区,用于承接消纳“油转特”“油转化”产品,巨邦化工二期、纵化化工芳香剂基橡胶填充剂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已签约或开工。

“依托荆门石化润滑油、特种油蜡等资源,规划建设下游特色产业链,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100多亿元。”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延链强链补链,通过三到五年的发展,荆门特种油品产值有望达到35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荆门石化。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3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