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重视?世界杯,全红婵为何只报1项?谁注意她采访时举动

逐蕾评娱 2025-04-03 13:50:36

中国跳水队出征墨西哥世界杯的名单一公布,全红婵的单项目参赛立刻炸了锅。这小姑娘可是东京奥运会十米台双料冠军,突然从双线作战变成单打独斗,连隔壁小区看门大爷都能品出不对劲——这是要变天啊?

事情得从卢为组合说起。这对新搭档平均年龄比婵妹大两岁,硬生生顶掉了蝉联三届世锦赛冠军的"婵汐组合"。更绝的是陈芋汐转头去打混团,独留全红婵成了女队里唯一单线作战的选手。这就好比让梅西只踢半场球,C罗改当守门员,搁谁不得蒙圈?

明眼人早发现不对劲。去年仁川世界杯双人台决赛,婵汐组合的同步分罕见地跌到8.5分,比巅峰期整整少了1.5分。内行人透露,全红婵窜到1米53后,和陈芋汐的身高差从3厘米拉大到7厘米,空中姿态肉眼可见不同步。国家队测试数据显示,两人起跳高度差异已达0.2米,入水时间差超过0.3秒,这些小数点后两位的差距在裁判眼里能要命。

要说体重这事,婵妹自己都认了。巴黎奥运后商业活动跑不停,两个月回家探亲两次,训练量直接砍半。食堂师傅爆料,她夜宵开始点炒粉了,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体测报告显示,体脂率从8%飙到12%,肌肉量掉了2公斤。207C这个杀手锏动作,训练成功率从90%跌到70%,入水水花经常炸成"荷包蛋"。

教练组这招棋其实藏着玄机。墨西哥站作为非奥积分赛,正好拿来做实验。把婵妹从双人台摘出来,既保住单人台这块金字招牌,又能测试新组合抗压能力。数据不会骗人,卢为组合三站选拔赛平均得分比婵汐低5分,但同步分稳定性高出15%——摆明要拿世界杯当新老交替的试验田。

粉丝们急得上火,可跳水队心里门清。周继红退休前早把预案做好,陈若琳带着科研组给婵妹量身定制了转型计划。每天300次陆上跳不是闹着玩的,这训练量比东京周期加了三成。营养师把餐标精确到克,连喝口水都要算毫升数。监控数据显示,最近两周婵妹的转体角速度误差缩小到0.5度,入水垂直度回到89%,这数据搁男子组都能进前三。

要说资源倾斜这事,张家齐就是活教材。当年她称霸跳台的时候,训练时长比现在多两小时。竞技体育从来现实,东京周期全红婵的参赛补助比队友高30%,现在陈芋汐的商业合同反超20%,这都是成绩说话的硬道理。国家队账本上明明白白写着,培养一个奥运冠军年均投入200万,不可能让状态下滑的选手占着茅坑。

这事说到底还是成长的代价。婵妹现在每天要花两小时练核心力量,把新增的7公斤体重转化成肌肉记忆。科研组正在改造她的动作编排,准备把5253B这种吃身高的动作换成更稳定的407C。陈若琳私下说过,现在压住婵妹参赛数量,是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明年的粤港澳全运会,家门口的卫冕战可比世界杯重要十倍。

看客们也别急着唱衰。郭晶晶18岁那年体脂率暴涨到15%,照样在雅典跳出满分动作。田亮转型期体重上下浮动5公斤,悉尼照样摘金。现在说婵妹不行还为时过早,人家手里捏着六个满分动作的纪录还没人能破。倒是陈芋汐要小心,她混团的新搭档吴凡贝测试赛失误率高达30%,搞不好要拖后腿。这场大戏,且看下回分解。

2 阅读:1913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75

用户15xxx75

1
2025-04-03 21:19

珍惜当下

逐蕾评娱

逐蕾评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