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约有2.96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什么是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症。感染后,病毒会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脏炎症和损伤。根据病程的不同,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1. 急性乙型肝炎:大多数成年人感染HBV后,免疫系统能够清除病毒,表现为急性肝炎。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4个月内出现,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恶心、腹痛、黄疸等。多数患者在几个月内康复,但少数人可能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2. 慢性乙型肝炎:如果HBV感染持续超过6个月,即被认为是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会终身携带病毒,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在中国,乙肝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中国曾是乙肝高流行区,但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乙肝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显著下降。然而,乙肝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预防和控制。
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亲在怀孕期间、分娩时或产后均可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胎儿在子宫中发生感染的几率与母亲体内病毒量有关,病毒量越大,胎儿感染几率越高。产时感染是母婴传播的最主要方式,约占所有母婴传播感染的90%~95%。
2. 血液传播:通过输血、血制品、破损伤口接触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等传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毒品注射等也可能传播乙肝病毒。
3. 性接触传播: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乙肝病毒可透过皮肤黏膜引起感染,尤其是皮肤黏膜有损伤时,接触到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血液、唾液、精液)更容易感染。
4. 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并可污染器具、物品。幼儿可能通过抓挠和咬被感染;日常生活中使用污染的物件比如刮胡刀、指甲刀,以及静脉注射毒品(与其他人公用针头)等也可能感染乙型肝炎。
乙肝的症状与分期乙肝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可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或无症状感染、急性自限性肝炎或暴发型肝炎。乙肝的病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急性乙肝: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可出现明显的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患者有发热(一般不超过38.5℃)。急性乙肝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对于成人来说,若能早期诊断,采取适当的休息、营养和一般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在3~6个月内自愈。
2. 慢性乙肝:主要表现为面色灰暗,出现肝掌、蜘蛛痣,肝脏、脾脏增大,触碰肝脏区域会出现疼痛。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状态常无临床表现,但患者通过验血可查到乙肝病毒的存在,但肝组织并没有出现明显异常。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越小,转为慢性肝炎的几率越大。乙肝成人感染者中有5%转为慢性乙肝,其中有5%~20%会发展为肝硬化。
3. 肝硬化与肝癌: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乙肝病毒感染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逐渐恶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的诊断乙肝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1. 血清学检测: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等检测。其中,HBsAg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抗-HBs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2. 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等,有助于评估肝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状态,辅助诊断乙肝及其并发症。
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新生儿、儿童和高风险成人(如医护人员、性工作者、注射毒品使用者)应接种疫苗。
2. 安全注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避免重复使用或共用注射器。
3.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4. 母婴阻断:感染HBV的母亲应在分娩前接受抗病毒治疗,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5. 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
乙肝的治疗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消炎护肝治疗、静脉注射和肝脏移植手术等。
1.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配合专业医生使用营养液进行治疗。
2. 抗病毒治疗: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胶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抑制体内HBV复制,控制病情发展。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需长期坚持,并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病毒载量等指标。
3. 消炎护肝治疗:遵医嘱服用复方甘草酸苷、护肝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消炎的作用,也能够达到护肝的效果。
4. 静脉注射:若是服用药物得不到治疗的效果,也可以到正规的医院通过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
5. 肝脏移植手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对肝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就需要根据医嘱通过肝脏移植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病情。
乙肝患者的护理与自我管理乙肝患者除了接受专业治疗外,还需要做好日常护理与自我管理,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1.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发霉的食物和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类。
2.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脂肪代谢,减少体内脂肪堆积,有利于保持肝脏健康。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可能对肝功能造成损害的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定期复查:乙肝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见误区1. 误区一:乙型肝炎只通过血液传播:实际上,乙型肝炎还可以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2. 误区二:乙型肝炎无法治愈:虽然目前没有根治乙型肝炎的方法,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
3. 误区三:接种疫苗后就不会感染:虽然乙型肝炎疫苗非常有效,但并非100%预防感染。因此,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其他预防措施。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通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我们可以共同守护肝脏健康、减少乙肝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