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古时,古人将农历的正月称为元月,将“夜”称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旧时,元宵节又称小正月,元夕,灯节,是中国春节系统中最后一个节令。很多人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正月十五还是上元节,这天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天官赐福。
按照,传统的文化习俗,正月十五上元节这天,还是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薇大帝的圣诞。在道教中一直有上元,中元,下元,分别是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于每逢正月十五下凡间,校定人之罪福。所以,民间又把正月十五称为天官赐福日。
在传统的习俗文化中,天官是与玉帝相同的,是负责把人世间的疾苦祸福一并汇报给玉帝,因此天官还是人间通天庭的桥梁。在旧时,正月十五这天每家每户还会供奉天官,希望借敬天官而求得福音。人们会在门口立上天官赐福的神位,也会贴一些天官赐福的年画。以此,表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景。老祖宗讲,天官“赐福日”记住4大习俗,3大禁忌,日子越过越顺!
“4大习俗”
1: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系统里最后一个高潮,这天讲究的是团圆,喜庆,所以在穿衣方面也要注意,尽量不要穿一些破旧的衣物,给人一种寒酸的感觉。再就是,正月十五还是中式的传统情人节,穿的破衣喽嗖的也会影响个人以及家庭的形象。
2:元宵节这天是一个热闹的日子,主要以“闹”为主,以热闹为主题。这天就算是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也尽量不要待在家里,出门溜达溜达,感受一下张灯结彩的喜庆祥和的场景,是最好不过了。
3:正月十五讲究的就是热闹,讲究的就是灯火通明。所以,这天要把家里的灯全都打开,屋里屋外亮亮堂堂的,显得热闹,人丁兴旺,福运和财运自然也多。
4:按照传统习俗,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几天都是民间祭祀的日子。根据老祖宗的说法,这天祭拜,扫墓,所有一切有关于祭祀的活动,都应该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完成。
“3大禁忌”
1:忌借钱,在古人的认知中,正月十五这天是最忌讳借钱的。这是一个祈求财运亨通的日子,借钱等于借走别人的财运,所以是最忌讳的。
2:忌丢东西,老祖宗讲,丢东西就意味着散财,而正月十五则是天官赐福的日子,散财是一个不好的兆头,所以这天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丢东西。
3:忌吵架,在整个春节系统中,都是最忌讳吵架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或者是夫妻,邻居,都不要吵架。老祖宗认为,家庭不和谐会影响天官对我们的赐福。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脾气大的人还是忍忍吧!
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天官赐福日,这天要吃8种食物,有头有尾才圆满!元宵,汤圆,饺子,年糕,生菜,面条,油茶,枣馍,寓意和美,一整年福气满满。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正月十五这天,你们当地又有怎样的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