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病案记录来自1957年,记载了一位38岁农村妇女痹症的治疗过程。
患者初诊时表现为右腿部位红肿疼痛,经西医治疗后红肿消退,转而出现肌肉筋络疼痛,并扩展至右肩及腰部。症状特点是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伴有寒热发作,体温升至38.6℃,舌象显示舌边红赤且有瘀斑。这些临床表现符合中医"痹证"的特征,其病机关键在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形成血瘀证候。
第一阶段处方采用银花、生地、连翘等清热解毒药物,配合当归、白芍等活血化瘀药,麦冬、黄芩补充滋阴清热。这个方剂组合体现了中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
复诊时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医者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处方,增加了赤芍、丹皮等活血化瘀药物的用量,同时加入大力子增强通络止痛效果。这种随证加减的用药方法展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最终处方进一步调整,在保留主要药物的基础上,加入乳没药增强活血止痛效果。通过三次诊疗,患者各项症状明显改善,能够活动,疼痛减轻。
这个病案展示了中医治疗风湿免疫类疾病的整体观念,不局限于单纯消炎止痛,而是通过调节气血、清热解毒达到治本的目的。
其次,方药组成显示了中医药物的多靶点作用特征,现代研究表明,银花、连翘等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当归、赤芍等能改善微循环,这与现代医学的治疗理念相契合。
中医强调早期干预、辨证施治的特点,对预防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具有独特优势。现代人群面临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问题,容易导致免疫功能失调,参考传统中医的治疗经验,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做好调摄,对维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份病案,我们可以看到中医药在治疗复杂疾病时的系统性思维和灵活用药特点。在注重西医规范化诊疗的同时,中医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样值得重视。面对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应得到传承和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独特价值。
声明:本文旨在推广中医文化,不提供医疗建议,本文所提及药方,仅供参考和讨论,不可擅自尝试。
中医真好历害的如何救她。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们而且分不清医学医生医院.最喜欢拿医疗腐败来说(比如书虫)不知道西医是需要三期证明有效才可以上市。医学是只关注病因和治疗,而真正治病行为是医生.而医生和医院有啦利益然后才出现腐敗。药决定能否治病。药量更是决定病好的快慢.中医竞然还有认为药量如何来不重要(比如梦幻).回答不了药量如何。于是认为只要阻止別人提问就可以视而不见(比如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