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我小时候是入选了中学课本的。犹记当时老师在讲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给王熙凤拜了数拜之时,就曾恨得牙痒,直接怒骂:好意思受一位老人家的跪拜,也不怕折寿!
似乎王熙凤是等在那里,故意要让刘姥姥跪她一跪,非要占一下这个便宜不可。
但如果我们细细读过文本,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最开始王熙凤也好,平儿也好,都不认识刘姥姥。
周瑞家的和平儿是怎么介绍刘姥姥呢?
她说这是王家的一个远亲,当日太太(王夫人)经常见面,所以今天(王熙凤)也必定要见一面的。等王熙凤回来,我细细回禀,她应该不会责备我的。
周瑞家的先将刘姥姥起初来历说明,又说:“今日大远的特来请安。当日太太是常会的,今日不可不见,所以我带了他进来了。等奶奶下来,我细细回明,奶奶想也不责备我莽撞的。”
在周瑞家的口中,这个刘姥姥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她说得郑重其事,平儿自然会原话转述。
而此时王熙凤在哪里呢?在王夫人屋里伺候。
平儿把刘姥姥引进屋里坐的时候,王熙凤压根不知道自己屋里忽然进来一个姥姥。
王熙凤的时间其实很紧张,一早去伺候贾母,接着伺候王夫人,然后才能回家吃个饭,吃完饭就管事等着汇报工作,王熙凤听完汇报把各个工作安排下去后会睡个午觉。午觉还没醒就又有管事等着了,忙完再去伺候贾母。
后面贾母冬天不睡午觉,自己跑到大观园玩就不告诉凤姐,免得阿凤为了急着过来伺候她,就不能好好歇息。当然,虽然贾母体贴阿凤,但当她看到阿凤那一刻,心里还是很高兴。
所以刘姥姥要见王熙凤,就要见缝插针,就是等王熙凤吃午饭后有那一点点时间。
而家里来了一个刘姥姥,显然就是平儿在伺候王熙凤吃饭的时候告诉她的。
尽管周瑞家的把刘姥姥吹得无比重要。精明的王熙凤显然并不相信。
王熙凤本就是王家贵女,自家正经亲戚没有不认识的。她从小就经常来贾家玩,贾家亲戚她多半也都认识。
再说谁家正经亲戚尤其还是长辈,需要靠陪房引荐给她这么个小辈啊。
但周瑞家的毕竟是王夫人的陪房,是王夫人的亲信。她说王夫人当年看重过,王熙凤还真不敢断定这一定是谎言。
王熙凤判断出这刘姥姥不是什么非常重要的、和王家有来往的亲戚。但涉及王夫人,她也不能不慎重对待。
何况此时刘姥姥已经在屋里了,万一王夫人真的曾经看重过这位姥姥呢?
所以这个刘姥姥得见。
那么这个见的礼数就很重要了,绝不会太隆重,但也不会太简慢。
王熙凤并没有为了要见刘姥姥而刻意打扮,书中说她是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
古代见贵客都是要换见客衣服的,参考贾宝玉见贾雨村,就要忙忙穿了见客衣服。
但刘姥姥毕竟是客,王熙凤是作为贾家主人这么一个身份,又是年轻一辈,见客就要显得郑重一点。显得自己管得了家的家主。
这才是她装腔作势的真正理由!
所以她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又要显得自己是当家人,又要显得自己并不是很在意。毕竟刘姥姥并不是一位有分量的客人,最多有可能是王夫人曾经看重过的客人。
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 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你可以说她对刘姥姥不甚尊重,但不会比贾母更不尊重。
倒是刘姥姥先露了怯,一见王熙凤便拜了数拜。
一照面就让王熙凤探得虚实,这不是什么重要亲戚,也绝不会是王夫人看重的亲戚。
这里王熙凤笑,笑里有客套,只怕也有笑自己之前的郑重——原来是这样的亲戚。
别说刘姥姥女性王狗儿原就不是王家正经亲戚,就算是,如今落到这个地步,也就很难论亲了。
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
接着刘姥姥说,自己混得不好,来了是打脸。
这里王熙凤的笑,是笑刘姥姥不会说话。
亲戚之间一旦有了贫富差距当然就很难走动了。但人情世故在这,你不能把这窗户纸戳破。
戳破了显得亲戚间嫌贫爱富,道德有亏。
所以王熙凤赶紧说,我们也是穷官,不过是空架子。
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像。”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著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王熙凤已经窥得刘姥姥虚实,接下来就要确认王夫人的态度。所以她马上问周瑞家的,你回了太太(王夫人)没有。

周瑞家的当然不肯回,她知道刘姥姥在王夫人眼中根本不算什么亲戚,也并不是什么太太常见的。所谓太太常见,不过是她替刘姥姥吹得肥皂泡泡,一戳就破。
所以周瑞家的赖着不肯去,只说等奶奶的示下。意思是让王熙凤做主。

王熙凤差不多也就明白了。直接就告诉周瑞家的,你得去回太太,要是有事就算了,毕竟不是什么正经亲戚。要是太太没事,你得告诉她,有这么一回事。
说著,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了没有。 周瑞家的道:“如今等奶奶的示下。”凤姐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就罢,得闲儿呢就回,看怎么说。”周瑞家的答应着去了。
周瑞家的顶不住,还是去回王夫人了。
王熙凤就趁机摸鱼。
她也名正言顺。据周瑞家的说,这个客是太太很看重的,我陪着她,怎么了?
等到周瑞家的回来,王熙凤就问她,太太怎么说?
周瑞家的还搁那打马虎眼,什么太太不得闲,让刘姥姥有话直接和王熙凤说一样。
然后刘姥姥就扭扭捏捏要开口,直接给王熙凤逗乐了。
等贾蓉来了又走,刘姥姥想要开口打秋风又支支吾吾的,王熙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但她不能直接答应,因为周瑞家的还在用王夫人做大旗。她给少了显得不给王夫人面子,给多了那就上了周瑞家的当了。
所以王熙凤让刘姥姥去吃饭,把周瑞家的叫过来,实实在在问清楚了王夫人的态度。
这时候,周瑞家的就没法欺骗王熙凤了。
只能老老实实地告诉凤姐:太太说这刘姥姥就是当年连过宗的远亲,不是什么重要亲戚,她来要是有什么事,你看着办就行。


好了。
现在王熙凤彻底搞清楚了刘姥姥的来路,也搞明白了王夫人的态度。终于可以痛痛快快,按自己的想法处理刘姥姥打秋风一事了。
可以说打从一开始,王熙凤就不信刘姥姥是什么重要亲戚,也看清楚了周瑞家的那花花肠子。
周瑞家的想要让王熙凤白给刘姥姥钱,故意拿王夫人说事,想让王熙凤当棒槌冤大头
王熙凤不好明着驳王夫人的陪房,也不能当众给客人没脸。索性试一试这个什么姥姥,趁这个机会也给自己放放假。等逼着周瑞家的自己揭破自己扯的谎,承认刘姥姥和王夫人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也就在不用承担得罪王夫人的风险之余,不高不低给这个刘姥姥二十两了。
估计她事后想起为了周瑞家的为了这么个姥姥,为了这么点银子,陪她演了这半天的戏,也会觉得蛮好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