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宋徽宗统治时期,汝窑开始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北宋灭亡后,汝窑也随之消失,因此汝窑烧造时间极为短暂,而且传世的器件稀少,所以极为珍贵。汝窑产品胎骨坚硬,釉色润泽,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美誉。
青如天,面如玉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各自称王的五代十国时期,其中后周王朝的皇帝柴荣曾下旨烧造一种“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瓷器,有下过雨后刚刚天晴时,白云散开的地方露出的那种清亮的天蓝釉色。不难想象,那会是一种何等透亮、宁静又柔和美丽的颜色啊。但我们知道,瓷器的烧制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对胎釉配方的控制也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问。柴荣皇帝的美好愿望是否实现了?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北宋的徽宗皇帝确实是见到并且已经开始使用了。
“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闻名遐迩,各自生产风格不同的瓷器,而在历代的文献资料中,都公认汝窑是五大名窑之首,堪夺宋瓷桂冠。
和邢窑、越窑、定窑等的命名与产地有关一样,汝窑因在宋代地属汝州地区而得名。但在20世纪实地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宋代的汝州地区包括了很多陶瓷窑址,如宝丰县、鲁山县等都生产瓷器,可究竟哪一个地方是集中生产这种稀少名贵的汝瓷的呢?经过考古学家和古陶瓷研究学者的长期努力,最终在宋代地属汝州的清凉寺地区发现了很多汝窑瓷片,经研究,最终确定汝窑的生产地在此,即今天的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因此,并不能把古汝州地区所生产的所有瓷器都称为“汝窑”,必须是清凉寺地区生产的这种特定类型的瓷器才是。
从外观上看,汝窑的胎土细腻,呈香灰色,釉色蓝中带粉,玻璃质感并不那么强烈,看上去有如美玉一样莹润沉静。汝窑器的釉面有的有开片纹(由于胎和釉在冷却时的收缩率不同),也有的表面光素没有开片。汝窑还有一个特点是我们平时在博物馆里都很难见到的:汝窑的大部分器物,特别是盘类器物的底部都会全部上釉,只留下几个十分细小的、像芝麻一样的支烧点。明代著名戏曲作家高濂,在他的著作《遵生八笺》中提到过:“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这是在烧造过程中有几个楔形尖头的窑具在底部支烧而形成的。
汝瓷与宋代独特的审美意趣汝瓷之所以在宋代备受推崇,与当时独特的文化背景、审美趣味密不可分。在宋代,以周敦颐、程颐、程颢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思想成为主流,人们不仅追求返璞归真的生活意趣,在艺术风格方面也崇尚典雅、沉静的神韵。此外,宋代道教盛行,宋徽宗就曾一度痴迷道教,而道教又喜用青色。因此,特殊的文化背景也导致了宋代皇室十分偏爱汝瓷这种釉色淡雅、清新而又不失庄重的陶瓷风格。
宋代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一书第七卷中,记载了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退位后的宋高宗赵构游聚景园,园内布置有天青汝窑瓶的场景,可见,到了南宋时期,汝瓷仍是宫中珍品。
虽然在宋代,以皇室为首的上层统治阶级对汝瓷大为推崇,但由于汝瓷烧造成本较高,且专供御用,因此即便是达官显贵也不可擅自烧造,他们大都只是对汝瓷有所耳闻,却难得拥有。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汴梁,宋徽宗与他的儿子宋钦宗被金人俘虏而去,8年后宋徽宗悲惨地死在冰天雪地的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宋朝皇宫中的很多汝窑瓷器连同其他珍宝在北宋灭亡时被金人掠走,今多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等处,数量十分稀少。
传说中的玛瑙入釉关于汝窑的传说自古就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宋周煇《清波杂志》中所记载的:“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其中“内有玛瑙为釉”是指将玛瑙研磨成粉末,掺杂在汝窑的釉中,再施到器物表面进行烧造。
关于玛瑙末入釉的说法,无疑大大增加了汝窑的神秘色彩,可是汝窑那么美丽的颜色,真的是珍贵的玛瑙末起了作用吗?
根据科学测验,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和瓷釉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因此加入玛瑙对于瓷釉来说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釉的性质和颜色。另外,根据实地勘探,清凉寺地区周围确实有玛瑙矿产,也许当时是用生产玛瑙器物时所剩的边角料入釉,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