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国号源自于明教?这种鬼话听听就好

钱越说史 2024-01-16 08:25:26

明朝的国号来源于明教,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说法。对此,阿越只能说你小说看多了吧。事实上,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是红巾军出身,可他尊奉的是儒释道三教,这从他建立明朝后,完善全国城隍体系就可以看出。他对各种异端信仰极其厌恶,曾下诏并立法禁止各种异端信仰,明教也在其中,甚至想毁其宫宇,摈其教徒。因户部尚书郁新、礼部尚书杨隆请求保留,才置之不问。但是明朝依然把明教视为旁门左道,凡是以此祸乱民众者,为首者必处以绞刑,从者杖责一百,流放三千里。

明孝陵

你可能会说,老朱摒弃明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嫌明教教名上逼国号。对,没错,这是他摒弃明教的原因之一,毕竟犯了忌讳。譬如自唐代起,叫了六百多年的明州(南宋后期称庆元府),因为与国号同名,不得不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府,以避国讳。但以此为由,认定红巾军起义是由明教领导发起,是以老朱立国时不得不“明”为国号,继而因忌惮明教势力,下令禁绝之,是极其荒谬的。

那么明朝的国号究竟是由何而来,且听阿越细细道来。

明教与白莲教

明教,正式名称为摩尼教,又称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在祆教的基础上吸收犹太教、基督教等周边宗教的教义创立,属于在巴比伦地区兴起的古代世界性宗教。

明教的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宣扬善恶对立。

所谓“二宗”,认为天地未开之时,只有善恶二宗。善宗即光明王国,最高神被称为伟大之父,也即明教的主神明尊,他与与光明、威力、智慧四位一体,四周由十二位神灵,也即十二常住宝光王护卫。恶宗被称为黑暗之王,也称魔王,住在黑暗王国里,一直觊觎光明。

所谓“三际”,指明暗分开的初际;黑暗侵入光明,两者混合的中际;光明战胜黑暗,二者重新分开的后际。

明教自创设后就一直在向外扩张,5世纪以后河中、西域地区成为其传播的重要基地,在此过程中又吸收了部分佛教教义。

武周延载元年(694),明教传入中国,在中原地区公开建寺传教。可持续时间并不长,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下敕对明教严加禁断。

安史之乱后,随着唐朝向回鹘借兵,明教在中原又东山再起。但当唐武宗发动“会昌灭佛”,虽然主要针对的是佛教,可明教这个小虾米却成为被风暴扫中的最大牺牲品之一。自此以后,历朝历代再无对明教进行解禁,它在中原地区只得转入民间,成为众多秘密结社教派之一。

浙江瑞安明教寺

宋代,人们因其吃斋的特点,称之为“食菜事魔”,并将其称为“魔教”,这一称呼对明教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讽刺。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民间多有利用明教进行起义,比如中国第一位女皇帝陈硕真,北宋末期的方腊,都是利用明教发动农民起义,南宋时期两浙地区又有多起以明教组织的起义。是以历朝历代对明教的打压不可谓不余遗力,还有一个现象是会昌灭佛以后,明教主要在东南沿海传播。

历经数百年打压,两宋以后,明教已经式微,主要传播区域只剩下福建,及浙江的少部分地区。元末红巾军起义主要发生在两淮和两湖地区,试问衰弱至此的明教何德何能可以主导这场起义?

事实上,主导元末红巾军起义的是另一个民间秘密结社教派——白莲教,两淮地区的韩山童和两湖地区的徐寿辉,在当时属于白莲教的两大支系领袖。

那么白莲教与明教是否存在关系呢?答案是有,但不多。

白莲教,肇源于佛教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创立者为两宋时期的僧人茅子元,仰慕东晋名僧慧远白莲社遗风,劝人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当时称白莲宗,被视为净土宗的一个分支。不过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梁武帝时期创立的弥勒教,崇奉阿弥陀佛,认为他是“新佛”,主张“弥勒佛取代释迦牟尼佛下凡救世”。

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与密宗相结合,引入明王的概念。明王,又称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其中的明,指破愚暗的智慧与光明,即真言陀罗尼,所以明王指真言陀罗尼之王。白莲教认为阿弥陀佛是“诸佛光明之王”,所以明王就是阿弥陀佛,也就是弥勒佛。明王与明教中的主神明尊有些类似,在传播中又进一步吸收了明教等民间秘密结社的教义,这是明教与白莲教的唯一关联,但核心还是佛教理论。

弥勒佛

由于教义简单,白莲教迅速传播开来,为此遭到南宋朝廷的忌惮,一度被禁。南宋中后期,解禁后的白莲教在中原遍地开花。元朝统一中国后,一度承认白莲教为正统教派,遂以庐山东林寺和淀山湖白莲堂为两大中心进行传教,得以进入全盛时期。但由于组织松散,戒律松懈,内部宗派林立。

元中期以后,元廷忌惮白莲教势力过大,屡次下令禁止。也因此白莲教组织对官府持敌对态度,加上信徒以下层百姓为主。量变引起质变,白莲教从此化身造反专业户,谁在台上就反谁,元朝反元,明朝反明,清朝反清,主打就是一个专注造反六百年。

当元末社会矛盾激化后,白莲教利用“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句谶言,打出“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旗号,发动群众起义,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红巾起义领导人都出自白莲教。据阿越不完全统计,元末农民起义的主要势力中,只有张士诚不属于白莲教。老朱虽然不是白莲教出身,但他投靠的组织属于白莲教系统,

来源之一:《易经》

宋元是中国历朝国号取名的分水岭。宋及其以前,国号都为单字。元明清三朝国号前面一个“大”字,形成双字国号。故三朝的正式国号为“大元”、“大明”和“大清”。

老朱名义上的老板韩林儿,其国号为“宋”,年号“龙凤”,实际身份当为大宋皇帝。也正因此,老朱才将当时的另一个以宋为国号的政权,徐寿辉政权改称“天完”。他称“小明王”,与正统王朝帝王称天子等同,基于白莲教的“明王”信仰延伸而来。若明朝的国号真与“明王”有关,也应该称“小明”,而不会取凌驾于“明王”之上的“大明”。

红巾军起义

所以明朝的国号与“明王”、“小明王”等白莲教称呼无关,自然与明教更无任何交集。阿越称宋元是中国历朝国号取名的分水岭,另一个原因为宋以前都以开国之君的爵号、封地或职位为国号,而元明清三朝则从古籍之中择取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作国号。

《明实录》、《明史》等官方史籍,皆没有提及“大明”这一国号的出处。实录对明朝立国的记载如下,《明史》基本相同。

“乙亥,上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明太祖实录》)

限于史料,“大明”这一国号究竟源于何种典籍不得而知,但考据古籍,阿越认为其来源无非《易经》与《诗经》。

我们知道元朝国号源自于《易经》“大哉乾元”一句。然而这句后面紧跟的内容就有“大明”二字: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诠释·乾卦第一》)

易经

“乾元”代表阳气,是万物之始,统领统领着大自然。“大明”则指太阳,也代表阳气,它在四季、时节轮替中,按时乘着六条巨龙驾御大自然。

若按《易经》的注释来理解,老朱取国号为“大明”是要压“大元”一头,你大元虽然是万物之始,可终将归我“大明”所有。老朱建国前数月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旗号,派徐达北伐,可以与此相呼应。

来源之二:《诗经》

另一个可能的来源是《诗经》,它与《易经》一样,同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古人引经据典的重要来源之一。

《诗经》是我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与夏相通,二雅为“王畿”之乐,在当时被视作音乐的典范——华夏正声。

《大雅》31篇中,有一组叙述周王朝开国历程的史诗,分别为《生民》、《公刘》、《緜》、《皇矣》、《思齐》、《文王》、《文王有声》、《荡》与《大明》,从始祖后稷诞生、经营农业,公刘迁豳,太王(公亶父)迁岐,王季继续发展,文王伐密、伐崇,直到武王克商灭纣,将先周时期的每一个重大事件都记录在案。

《大明》是这组开国史诗的最后一篇: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诗经

《大明》的核心思想为我周国乃“天命所佑”。开篇赞叹皇天伟大、天命难测说起,以引出殷命将亡、周命将兴,其后叙述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写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后写到武王在太公望辅佐下灭商的史实。

“大明”,指光采夺目的样子,代表圣明,代表上天。首句“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直译过来为“皇天伟大光辉照人间,光采卓异显现于上天”。

武王伐商,与吴军北伐颇为类似,既然周武王讨伐商纣是受命于天,吊民伐罪,那他朱元璋征伐暴元自然也是受命于天,吊民伐罪。他的政权必然会被“天命所佑”,所以以篇名“大明”为国号。

阿越说

总之一句话,“大明”这个国号,虽然史籍没有讲明出处,但必然源自于传统典籍,极大概率出自《易经》或《诗经》,与白莲教无关,更与明教无涉。毕竟明教在历经数百年打击后,元朝末年蜷缩在东南沿海一隅,影响已经极其微弱,相对于庞大的元朝统治区域,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可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一出,明朝的国号来源于明教这一说法开始流传,并随着网络的兴起喧嚣尘上。可《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就是个漏洞百出的大杂烩,明教崇拜的主神是明尊,并不崇拜火焰。崇拜火焰的是另一个起源于波斯的宗教——祆(xiān)教,也就是琐罗亚斯德教,因崇拜火焰被称为拜火教,教礼中有一项重要的仪式——圣火礼。所谓的圣火令祆教应当源自于祆教的圣火礼,又怎么会成为明教的圣物?

明教圣火令

另明教之所以被称为古代世界性宗教,是因为在立教之初,它曾以巴比伦为中心,向飞速向四周扩散,向西经由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传入罗马帝国,但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与之竞争处于下风的明教在10世纪左右从西方彻底消散。向东传入河中、西域,可伊斯兰教兴起后,也渐渐式微,大约在13世纪左右彻底退出西亚、河中与西域的历史舞台。元末红巾军起义时,除中国以外的明教势力已经烟消云散,何来的波斯总坛?

相关文章

周孝王朱恭枵: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三次据城抵抗李自成的勇猛王爷

《长安三万里》因历史问题遭抗议,聊聊网上的几大地域之争

明成祖割地借兵?他朵颜三卫也配!

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那么它在历史上是否被当作法定假日呢?

农民起义军?清军?究竟谁摧毁了大同代王府?

2 阅读:69

钱越说史

简介:一起聊聊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