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多厉害?出十二条奇计助曹操统一中国北方,曹操赞他吾之陈平

娇洋看过去 2025-01-04 13:10:48

荀攸是曹操帐下重要谋士,曾担任曹操军师。荀攸的叔父荀彧被称曹营第一谋士, 叔侄俩皆足智多谋,屡献奇策,辅佐曹操成就大业,叔叔荀彧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张良)”,侄儿荀攸被老曹誉为“吾之陈平”。

史料记载,荀攸外表憨厚木讷,内心却极精明,常出奇策妙计,如同西汉开国功臣陈平一样。 荀攸先后为曹操献上了十二条奇计,帮助曹操翦灭群雄,统一了中国北方。然而与为刘邦“六出奇计”的陈平不同的是 ,荀攸这十二条奇计的具体内容,却深藏不露,或讳莫如深,不为外人所知,未被史家记载,逐渐湮没无闻,没有流传下来。

《三国志》记载,荀攸虽然是荀彧的侄子,但论年纪他比叔叔还大六岁。荀攸从小就聪明颖悟,异于常儿,某次,荀攸的祖父荀昙病故,荀昙从前的部属张权前来吊唁,还主动要求为荀昙守墓,荀家人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唯独荀攸冷眼旁观。荀攸对伯父荀衢说:“我看此人神色反常,一定是做了啥坏事,想借守墓来隐匿自己”。荀衢就盘问张权,果真是他杀了人,逃亡在外,听说荀昙病逝,想借守墓躲避官府缉捕。从此,大家都对荀攸的观察力啧啧称奇,对他另眼相看。彼时荀攸年仅13岁。

荀攸成年后,以才学闻名乡里,遂被征召入朝做了侍郎。他入朝不久,董卓提兵入京,独揽大权,祸乱朝纲,荀攸血气方刚,嫉恶如仇,便与相国长史何颙等人密谋刺董,不料阴计外泄,荀攸、何颙被捕入狱。何颙入狱后内心惊惧不安,旋自杀身亡,荀攸却毫不在乎,该吃吃、该睡睡,言谈举止就像平常一样,他料到董卓多行不义,早已天怒人怨,必不能长久。

果然,董卓很快就被司徒王允撺掇温侯吕布给杀掉了,荀攸出狱,成了人人仰慕的除暴英雄。出狱后,荀攸预感到天下即将大乱,感到蜀地山环水绕,地势险峻,可以成就大事,就请求去做蜀郡太守,朝廷同意了。荀攸打点行装,动身去西川赴任,可因军阀混战,天下扰乱,道路阻绝,无法西上,他只好暂时滞留荆州。

曹操久仰荀攸大名,遂在196年给荀攸写信,邀请他北上许都,共创大业。荀攸欣然赴约,归附了曹操。文献记载,曹操与荀攸交谈了一会,非常兴奋,对荀彧、钟繇等亲信说:

“荀攸可不是一般人啊,我能和他共谋大事,何愁天下不平”?

这样,荀彧、荀攸叔侄都成了曹操麾下的重要谋臣。曹操留荀彧镇守许昌,任荀攸为军师,随自己征战四方,叔侄二人皆殚精竭虑、尽心尽职为曹操效力。

荀攸出任军师后,随曹操讨伐盘踞宛城的军阀张绣。彼时张绣已与荆州刺史刘表联合,荀攸感到形势不利,就建议曹操说:

“张绣势力虽不是很大,但与刘表结盟,双方合兵就不好对付了。我们如果急切出兵,刘表必发兵救援;我们如果缓进,刘表与张绣就会彼此猜疑,出现裂隙,因为他们的联盟并不稳固”。

曹操急于灭掉张绣,没有采纳,果然,就在曹军欲围攻宛城时,荆州兵果然大举来援,曹军失利,被迫回撤,无功而返。曹操对荀攸的先见之明十分佩服,很歉意地对荀攸说:

“不听先生之言,才会这样”。(铁马冰河wu)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展开决战,即著名的官渡之战。整个战役过程,主要是荀攸襄助曹操谋划的。在防御相持阶段,荀攸建议采用声东击西之策,让曹操率主力西进延津,声称要去攻打袁绍后方,袁绍害怕老巢冀州被抄袭,果然中计, 分兵向西,堵御曹军。曹军突然转头向东,昼夜兼程,迅速赶至白马,降将关羽斩杀了袁绍大将颜良,驱散袁俊,解了白马之围。在白马坡伏击战中,曹军依荀攸之计,故意把大批军资器械丢弃在道旁,引诱袁军前来争抢,然后伏兵四起,把袁军打得大败亏输,尸横遍野。关羽再次利用速度优势,将袁绍麾下悍将文丑斩落马下。

曹军克服了兵力不足、补给困难的劣势,在防御阶段获胜,消灭了袁军大量有生力量后,荀攸建议大军回撤,目的是拉长袁军的粮饷补给线路,双方在官渡对峙。在此期间,荀攸再次献上妙计,让猛将徐晃带一支精兵,悄悄埋伏在袁军侧背,截击袁军的运输队,焚烧运粮车,将大量粮草以及军资器械焚毁殆尽,给一线袁军的后勤补给造成了很大困难。

在对峙、相持最艰难之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因故弃袁投曹,并献上火攻乌巢之计。众人均怀疑有诈,乌巢是袁绍的屯粮处,远在袁军的大后方,如果许攸献上的“投名状” 是袁绍的诱敌之计,那么派出的军队将有去无回,后果不堪设想,大家的担心很有道理,并非多余。此时,只有荀攸和贾诩二人觉得这是天赐良机,力劝曹操大胆尝试。曹操心雄胆大,他力排众议,留曹洪、荀攸留守大营,自己亲率一队轻骑,衔枚疾进,深入敌后,打败了有勇无谋、疏于防备的袁军守将淳于琼 ,将乌巢粮囤付之一炬。(铁马冰河wu)袁军粮食被焚毁,不战自乱,旋被曹军击溃,曹操获得了官渡之战的大捷。官渡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而火烧乌巢又是此战的转折点,荀攸亦功不可没。

官渡之战后不久,袁绍就气急败坏,一病而亡,他的儿子袁谭和袁尚,为争权夺利,同室操戈,互相攻打。荀攸设计,拉一个打一个,先与袁谭联手,击败袁尚。后来又逼反袁谭,趁机予以消灭。期间,荀攸屡出奇计,为曹操夺取冀州、幽州、青州、并州立下头功,几乎将袁绍的地盘全部夺占。

曹操对荀攸非常满意,视其为谋主,对左右说:

“军师荀攸,善于用兵,吾屡破强敌,都是他的谋划”。

曹操还不遗余力、不吝赞美之词地褒赞荀攸:

“荀攸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从不炫耀其智其功。他的内智,别人也可做到;他的外愚,别人难以学到” 。

曹操还特别告诫世子曹丕,要格外尊敬荀攸,有一次荀攸患病,曹丕前去探视,竟在榻下长跪不起。

曹操对荀氏叔侄都很尊重,常对人说,谋划大事,功劳最大者当属荀彧,其次就是荀攸了。不过荀攸和其叔父荀彧不同,荀彧是汉室忠实拥趸,与曹操志同而道不合,后极力反对曹操称魏王,荀攸却不反对曹操当魏公、称魏王,相反,他积极支持、拥护曹操称魏王。因此,魏国草创之初,曹操任荀攸为尚书令,足见其受重视程度。

214年,荀攸随曹操南征孙吴,在途中不幸染病,不久死去,殁年58岁。曹操悲恸异常,痛哭流涕,而且从那之后,每当提及荀攸,曹操都唏嘘感叹,流泪不止。

湮没无闻的十二条奇计

荀攸满腹韬略,却从不轻易对外流露,他给曹操献了许多奇计,别人大都不知道。荀攸和钟繇是亲密好友,两人往来密切,无话不谈。钟繇与荀攸是至交,知道荀攸先后为曹操献上12条奇计。荀攸病死后,钟繇打算把荀攸的12条奇计整理成文字,编纂成兵书,可惜,还未及成书钟繇就去世了。所以,迄今为止,后世再也无法知道这12条奇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荀子兵法” 也消失在历史时空隧道中,成为一个谜,真令人遗憾。

裴松之对此提出质疑,因为据史料记载,荀攸死后16年,钟繇才逝去,享年80岁,这么长的时间,还整理不出荀攸的12条奇计吗?所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补注时质疑说:

“(荀)攸死后十六年,(钟)繇乃卒,撰写奇策,有那么难吗”?

不管12条奇策孰真孰假,荀攸熊藏奇策,智虑深远,屡屡为曹操献计献策,为曹操的统一大业做出了毋庸小觑的重要贡献,这确实是历史事实。

{【配图源自网络】}

0 阅读:0
娇洋看过去

娇洋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