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到中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与你共黄昏,问你粥可温。”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在一起久了你会发现,那个曾经对你知冷知热的人,好像渐渐变得不懂你了。
你明明气得要死,他却跟没事人一样;你明明很需要他,他却完全get不到。
你忍不住抱怨:“我们之间怎么有这么多误会啊,你就不能多理解理解我吗?”
可是,理解,从来都不是靠对方自觉做到的,而是需要我们明确表达出来的啊。

不表达的婚姻,就像一场灾难!
前几天,刷到一个视频。
视频中的妻子,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生闷气。
原来,当天是周末,妻子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还要洗衣服、打扫卫生,忙得晕头转向。
而丈夫呢,一早就出门钓鱼去了,直到晚上才回来。
一进门,就看到满地狼藉,妻子蓬头垢面地坐在沙发上,旁边还有一个没收拾的烂摊子。
丈夫的第一反应,不是关心妻子,而是质问妻子:“你今天没干活啊?”
妻子一听,瞬间气不打一处来:“我干了呀,我干了一整天!”
丈夫却觉得妻子在无理取闹:“干了咋还这么乱呢?”
妻子更生气了:“我干了一整天我没停,我刚坐下歇一会怎么了?”

丈夫却觉得妻子莫名其妙:“你累了就说累了呗,在那拉着个脸给谁看呢?”
妻子彻底崩溃了:“我说了有用吗?我说了你会帮我吗?我每天说了那么多,你哪次听见了?”
是啊,说了有用吗?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选择沉默,不是真的不想说,而是说了也没用,甚至还会引发争吵和矛盾,倒不如把委屈都憋在心里。
可是,你不说出来,别人又怎么会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呢?
就像这个妻子,她明明很需要丈夫的帮忙,却什么都不说,只等着丈夫自己察觉到。
而丈夫呢,看到家里这么乱,还以为妻子什么都没干,一直在休息。
于是,两个人一个觉得委屈,一个觉得莫名,互相抱怨,互相指责,把原本和谐的气氛搞得乌烟瘴气。
评论区里,有网友说得很对:“一个没说出来,一个没察觉到,这就是矛盾点。”

是啊,多少婚姻,就毁在了不表达上。
你以为他会懂,他以为你没事,结果一个不说,一个不问,攒着攒着就心寒了,藏着藏着就生疏了。
毕竟,这世上,没有谁是你肚子里的蛔虫,能够猜透你所有的心思。
你想要的,就说出来;你需要的,就讲明白。
别指望别人能凭空猜出你的想法,毕竟,猜来猜去的感情,迟早会出问题。
不表达的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求!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述情障碍”。
拥有这种“障碍”的人,总是习惯隐藏自己的情绪,难以表达情感需要,经常给人冷漠无情的错觉。
然而,事实上,他们的内心,往往比谁都渴望被理解,被关心。
就像前面那个妻子,她之所以没说出自己的需求,并不是真的不想说,而是觉得,就算说了也没用。

“我之前跟他说过啊,让他帮忙干点活,可他每次都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该躺还是躺,该玩还是玩,根本就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次数多了,我也就寒心了,觉得说了还不如不说,省得自己生气。”
可是,不说出来,难道就不生气了吗?
并没有。
相反,她憋在心里的气,反而越来越多了。
看到丈夫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她气;看到丈夫吃完饭一抹嘴就走,她气;看到丈夫对孩子不管不顾,她还是气……
这些气越攒越多,终于在某个瞬间彻底爆发出来,变成一句句歇斯底里的怒吼:
“你眼里还有没有这个家?”“你每天除了玩手机还会干什么?”“你怎么这么懒,我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而丈夫呢,被妻子骂得莫名其妙,只觉得妻子是在无理取闹,于是也开始毫不留情地回击:
“我每天工作这么累,回来就想歇一会怎么了?”“我又不是不干活,你至于这么说我吗?”“行,我懒,你找勤快的去啊,别在我这受气!”

就这样,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攻击,互相谩骂,把原本恩爱的夫妻,变成了仇深似海的敌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在发泄情绪,而不是表达需求。
妻子说丈夫懒,是在发泄不满,而不是告诉丈夫“我需要你帮忙分担一点家务”;
丈夫说妻子无理取闹,是在发泄愤怒,而不是告诉妻子“我需要你的理解和关心”。
结果,两个人都在气头上,谁也不肯让步,谁也不肯低头,最终让婚姻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内耗之中。
而这样的婚姻,就像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自己就会散了。
学会表达需求,才能减少内耗!
《非暴力沟通》中说:“如果一个人感觉情绪受伤,无论他怎样表达都是不满,只要倾听就好。”
然而,事实上,真正会倾听的人,少之又少。

很多时候,就算我们明确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对方也未必能够察觉到我们的真实需求。
更何况,如果我们什么都不说,只等着对方来猜,那猜来猜去,就只会让彼此都心力交瘁。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你想要他帮忙做家务,就直接告诉他:“我今天很累,需要你帮忙拖一下地。”
你想要他多陪陪你,就直接告诉他:“我觉得有点孤单,你陪我说说话好不好?”
你想要他给你一个拥抱,就直接告诉他:“我现在很难过,你能抱抱我吗?”
当你把自己的需求明确表达出来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
毕竟,这个世上,没有谁愿意故意惹你生气,让你难过。
很多时候,他之所以没能满足你的期待,只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你想要什么而已。

就像《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的陆毅和鲍蕾。
有一次,两人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争执。
鲍蕾觉得陆毅没有认真听自己说话,陆毅却觉得鲍蕾是在无理取闹。
结果,两个人越吵越激烈,谁也不肯让步。
就在这时,鲍蕾突然话锋一转,对陆毅说:“老公,我觉得你不爱我。”
陆毅愣住了:“我怎么就不爱你了?”
鲍蕾说:“如果你爱我,你就会认真听我说话,而不是只顾着自己玩手机。”
陆毅这才意识到,原来鲍蕾生气的原因,是因为他忽视了她的感受。
于是,他连忙放下手机,抱住鲍蕾,诚恳地向她道歉,并且承诺以后一定会认真听她说话。

就这样,一场争执,在两个人的沟通中烟消云散了。
你看,这就是表达需求的力量。
当你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明确表达出来之后,对方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愿意做出改变。
而这样的婚姻,才能减少内耗,久处不厌。
《非暴力沟通》中说:“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不被理解,不被关心,并不是因为对方真的不在乎我们,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我们以为,他那么爱我,就一定会懂我。
可是,这个世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你的委屈,他不一定会懂;你的期待,他不一定知道。
所以,想要什么,就直接说吧;需要什么,就讲清楚吧。
别指望别人能凭空猜出你的想法,毕竟,猜来猜去的感情,迟早会出问题。
只有当你说出来,他才知道该怎么去做;只有当你说出来,他才能给你想要的幸福。
我是灵犀,喜欢用温暖的文字记录生活点滴,分享人生感悟,喜欢我的作品请点赞关注并留下你的宝贵意见。你的支持将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