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一路过关斩将。
它冲进了世界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
这几天,大家是不是有空就拿出来看下票房榜,看看它目前冲到了哪一位呢?
《哪吒2》不仅在国内票房大卖,也在国际市场上掀起观影热潮。
那么,哪吒2到底有多火呢?
学校里的“哪吒头”现象开学季来临,校园里到处都是小哪吒。
“哪吒头”成为校园的流行风潮。
尤其是在幼儿园中,这种发型成为了孩子们的标准配置。
不扎个“哪吒头”,在这个时候似乎都显得有些落伍了。
即使是小男孩,扎个“哪吒头”才能赶上这个潮流。
这种形象IP无疑更具吸引力,能够“男女通吃”。
毕竟,哪吒的性别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在幼儿园和小学中,刚开学的孩子们扎着“哪吒头”,上演了一场场“哪吒闹校”的戏码。
再加上他们口中喊着“你打我撒”的俏皮话,让老师们感到非常的无奈。
小哪吒们可真不好带!
《哪吒2》的狂热上映,也让一帮面临倒闭、甚至已经废弃的电影院重新焕发生机。
在许多县城,这些电影院一度处于关门大吉的边缘。
但随着《哪吒2》的上映,电影院一下子座无虚席。
无数人开车数十公里,带着全家从乡镇赶往县城的电影院。
不少人在现场买票时竟然因为未提前网上购买而未能入场。
更有甚者,电影院的过道被临时加上了座位。
甚至,有的电影院开始出售站票。
《哪吒2》的爆火,毫无疑问地为这些面临倒闭的电影院续命。
同时,也解决了不少打工人的就业问题。
《哪吒2》靠着自身的影响力,盘活了这些陷入困境的电影院。
国际观众的反响随着《哪吒2》走出国门,许多外国观众也开始打卡观影。
一些外国观众在观看后,纷纷在小红书上交起了“哪吒税”。
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
在“猫税”之后,他们又开始了“哪吒税”的交付。
看来,这个文化梗已经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中。
这些外国观众对哪吒的形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他十分酷炫。
这样的描述表明,哪吒的人物设定与外国人的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契合度。
电影在国外的火爆,离不开海外华人的支持。
同时,电影本身也为华人群体提供了骄傲感。
毕竟,《哪吒2》是第一部进入世界电影票房榜前十的非美国电影。
结语《哪吒2》的热度是多方面的。
不仅因为其在市场上的表现出色,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影响。
从校园的“哪吒头”,到电影院的座无虚席,再到国际观众的追捧。
这一切都彰显了哪吒这一文化符号的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期待《哪吒2》能在全球范围内发出更多的光芒。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国产电影走向世界。
这不仅是电影产业的胜利,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你觉得《哪吒2》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希望在评论中见到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