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普通无名,为国家生一栋梁,实现了“母凭子贵”,被历史铭记

黎庶 2024-12-19 16:13:41

在芸芸众生之中,她本是一位普通的女人。

但是因为国家生一栋梁之才,她被称为最伟大的女人,也成为被历史铭记的女人。

真正实现了“母凭子贵”。

她的名字叫章兰娟。

01

章兰娟于1887年出生于杭州一个富商家庭。

她的父亲章珍子非常有商业头脑,在清末捐了一个盐官,盐官在当时是暴利官职,何况章珍子还担任着两广地区的盐官。

章珍子卸任后,也积累下不少资源和人脉,他开始在杭州经营盐业、丝业和酱园业,从此起家,为家族积累了雄厚的资产,在上海、杭州等地都购置了房产。

章珍子虽然家底雄厚,但在私人感情方面却很简单,他只有一任妻子,为他生下三女一子,章兰娟就是其长女。

章兰娟出生的时候,正值父亲事业的高峰期,她不仅生活优渥,也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那个时候新式学堂还没有兴盛,有钱人家的子女都接受私塾教育,章兰娟从小就接受了私塾教育。

从章兰娟少女时候的照片来看,她长得端庄秀丽,五官清秀,浑身透着一股书卷气。

图|章兰娟少女时的照片

章兰娟的哥哥章乐山继承了父亲的家族产业,虽然商人重利,但章乐山对公益事业非常热心,他曾参加沪杭两地的公益活动。

足见章父的家教,虽然是以商业发家致富,但章父对子女的教育上,不但让子女知书达礼,而且乐善好施。

另外,章父在对待女儿的婚姻上也特别“不入流”,俗话说“富人看重门当户对,穷人最怕门当户对”,虽然上门求亲的富家公子不少,但章父却给章兰娟物色了一个“穷书生”。

这位“穷书生”就是钱钧夫,虽说钱钧夫作为“钱王”的第32代孙,其一是名门之后,其二他的父亲曾在杭州也是有名的丝绸商人。只是后来随着外商的入侵和人造丝的兴起,传统的丝绸商进入了衰退期,钱钧夫父亲的丝绸生意走向没落。

与此同时,章家却因盐商生意成为了杭州市的富商,章父章珍子因与钱家交好,他并没有因为钱家没落而嫌弃钱钧夫,却因为看中钱钧夫的才华,将爱女章兰娟许配给了钱钧夫。

不仅如此,章父的陪嫁也是相当丰厚的,他将杭州方谷园2号赠给钱钧夫,另外还资助钱钧夫东渡日本求学。

图|方谷园2号

钱钧夫在章父的资助下,与大文豪鲁迅,军事家蒋百里等人一起东渡日本,学习救国奇术和济世良方。

在东渡日本之前,也就是1904年,章兰娟在父母之命下,与钱钧夫结为了夫妻。

章兰娟虽然出生在富商之家,但并不注重个人享乐,而是在章父的影响下,章兰娟也潜移默化的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非常注重自身的学习提升和修养训练。这与“钱王”的“教子读书第一义”的家训相契合。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02

章兰娟与钱钧夫结婚后,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蜜月,钱钧夫便东渡去日本去学习。在这期间,章兰娟发现自己怀孕,她独自承受着怀孕生子的艰苦,并盼着丈夫早日学成归来。

长子出生后,却因为偶感见容而夭折,为了不影响丈夫学业,章兰娟独自承受着这一切。

6年后,丈夫钱钧夫终于学成回国,章兰娟也释怀了长子夭折的带来的伤痛。夫妻团聚一年后,章兰娟再次为钱家生下一个大胖小子,钱钧夫为他取名为钱学森,寓意学识渊博。

因为长子夭折的缘故,章兰娟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了这个儿子身上,钱学森出生的那一年,刚好是辛亥革命之际,章兰娟随丈夫在上海避乱。

两年后,革命的浪潮渐渐平息,章兰娟与丈夫钱钧夫带着两岁多的钱学森回到了杭州。

此时丈夫钱钧夫接到了杭州第一中学的校长,因为工作优异,第二年丈夫钱钧夫再次被聘请出任教育部厅长一职。

丈夫钱钧夫在北京上任前,一家人在杭州大方伯照相馆拍下了一张全家福作为纪念。

从此,章兰娟一人带着钱学森留守在杭州,钱钧夫北上赴任。

章兰娟就每天给钱学森讲岳飞精忠报国、陆游仗剑去国、杜甫忧国忧民、诸葛亮忠于汉业的优秀传统故事。当然,那个时候也没有太多睡前故事种类。

丈夫到北京任职稳定后,章兰娟主动结束了与丈夫两地分居的生活,带着钱学森到北京生活。

哪怕放弃了杭州优渥的生活环境,寄居在杭州会馆(搬到北京的),或是一家人租住在北京的胡同里。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家才是家。

与丈夫团聚后,丈夫虽然是教育部厅长,却将所有的心血用在了学生身上,而对钱学森的时间投入是非常少。他经常要出差到各省考察,章兰娟便承担起了教育钱学森的大部分责任。

钱学森曾回忆说:自己进入北京读小学时,每当到了暑假之际,母亲都会要求他用毛笔描写九个字:庭前柳珍重待春风。

当时钱学森不明为什么,只是按母亲的意思描。后来随着知识面的增长,才知道这九个字是咸丰皇帝的母亲创造的,是有名的“九九消寒图”,每个字都是九笔。

钱学森每天坐在书桌前,雷打不动的描写一笔,将这9个字描完后,正好描了81天,暑假和暑热也就过去了,真是修炼“心静自然凉”的心境。

章兰娟的教育理念真是很先进,至今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范本。

她为钱学森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起床第一时间是锻炼身体,锻炼完就是吃早餐,早餐结束就学习唐诗,中间会阅读其它的读物。下午就让钱学森学习画画,练习毛笔字。

钱学森也曾和很多贪玩的小朋友一样抵触过,但在母亲的坚持下,还是坚持了下来。后来这种坚持竟然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

当钱学森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时,他说:母亲让我养成学习的习惯,练习毛笔字,无形中锻炼了我的耐心和毅力。而这种能力在科学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果然,母亲的远见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03

有一天,钱钧夫的学生黄萍孙到家里做客,看到钱学森后不禁惊讶:钱学森吃饭的时候都在看书,他不能理解钱学森怎么能这样视书如命,手不释卷。

而师母章兰娟却不打断钱学森,而是将菜夹到他的碗里,放到他跟前,方便他吃。

当然章兰娟并不是将钱学森培养成“书呆子”。

据钱学森回忆:母亲为了让他接触自然,会带着他一起种植花草,照顾花草。

章兰娟也没有将儿子培养成言听计从的“妈宝男”,她也尊重钱学森的意见。

作为南方人的章兰娟与丈夫不吃米饭,就感觉没吃饱,并不习惯北方的一日三餐,三餐都离不开面食。可钱学森却像不是他们“亲生”的一样,偏偏喜欢吃面食,为了照顾钱学森的口味,家里日常也变成了以面食为主。

图|钱学森考入交通大学后与一家人的全影,中间为章兰娟

除了吃上面的重视,章兰娟没有对独子溺爱。

那时候,章兰娟还租住在北京,她的娘家因投资股票衰落,许多房产被变卖,章家也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并没有靠着娘家的接济。

章兰娟一家只是靠着钱钧夫微薄的收入维持基本的生计,自己家里也是节衣缩食,日子过得十分节俭,但如果邻居有困难来找她帮助,她都会慷慨解囊,只要家中有,都会借,如果邻居无力偿还,她也不再提起。

章兰娟以身作则,影响着钱学森。

古有孟母三迁,章兰娟为了儿子的教育,也是费尽心血。

章兰娟生完钱学森后因为各种原因再未生养,所以她只有钱学森这一个独子,为了防止钱学森养成孤僻自私的性格,她将蒋百里的三女儿蒋英过继给自己做女儿,并视若亲生。

后来,钱学森与这位过继的妹妹蒋英竟然产生了一段美好的情愫,并结为同舟共济的夫妻。

1934年,热心肠的章兰娟为居住在上海的一位友人的儿子介绍女朋友,专门从杭州乘坐火车去上海,不幸的是在杭州的列车上感染了伤害,因医治无效而去世。

此时的钱学森正在国外留学,他接到父亲的电报,连忙赶回家,却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这一年钱学森年仅23岁,母亲才47岁,青年丧母对钱学森打击非常大。

这一年对钱学森来说是福祸相依的一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深造,当家人正沉浸在他出息了的喜悦之中时,母亲却突然离世。

钱学森将悲伤转化为动力,再次回到了学校,他为母亲画了一幅画像,挂在自己的桌前,时时敦促着自己。

图|钱学森

钱学森学成后,面对国外诱人的待遇,他不受物质的诱惑,突破重重困难,毅然回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家喻户晓的爱国科学家,被世代祖国的花朵视为榜样。

钱学森晚年说,这辈子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有17个人,其中在17个人里排第一的是自己的母亲。

正是有章兰娟这样的母亲,才培养出了钱学森这样的伟人,钱学森成就的背后,她是值得被记住伟大母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好母亲抵一百所好学校,共勉!#你对“钱学森之问”有哪些认识#

0 阅读:0
黎庶

黎庶

滴滴滴,快上车!平凡的生活需要音乐洗涤不安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