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月20日,乌克兰局势爆发一周年前夕,拜登从波兰乘坐火车抵达基辅,与泽连斯基进行了 约5小时的访问与磋商。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拜登首次访问乌克兰,当时基辅响起了防空警报。
此次可以看做是一个重要信号,首先就是拜登访问的时机比较特殊,显然是为了给乌克兰“打气”,希望其继续对抗俄罗斯,实现自己的目的,此前俄军的新一轮攻势已经展开,拜登这个时候访乌,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增强泽连斯基反攻的决心、提振乌军的士气。
其次,拜登也是为了与普京唱反调,就在拜登访问基辅的第二天,普京发布了国情咨文,将俄乌冲突目前的情况以及俄方面临的国际形势进行总,拜登赶在前一天来到基辅,也是向俄方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就是要与俄方对抗到底,拜登在当天宣布再次向乌方提供5亿美元的军援,用行动证明,美方会继续援乌,冲突不会停止。
还有一点,就是在向美国国内民众展现自己的强硬态度,这有助于的拜登支持率的提升,有利于拜登竞选连任,但事实上,美国对俄乌冲突火上浇油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世界稳定局势,加大了冲突升级的风险,若是爆发更大规模的冲突,那么美国就是整个世界的罪人。
对于拜登的挑衅行为,俄方也立刻给了拜登一个下马威,据美媒报道,拜登抵达基辅当天,俄方试射了“萨尔马特”洲际导弹,该导弹被北约称之为“撒旦-2”型全球最强核导弹,据悉一枚导弹能够抹平日本,是俄方的超重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最大射程16000公里,俄方对外表示,该导弹能够打击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不过就在试射导弹后,美方官员透露,称此次试射导弹以失败告终,报道中称,俄方为了避免误判,在试射时前通知了美方。此外,美媒分析,俄方此前多次试射成功都会第一时间对外发布消息,而普京在21日发表讲话时并没有提到这一点,因此证实了美国官员的判断。
“萨尔马特”是俄罗斯对著名的“撒旦”洲际弹道导弹升级的产品,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战略核导弹之一,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俄罗斯核力量的未来,该导弹不仅能够确保躲避现有的所有先进防空系统的拦截,而且所有配件来自本国,确保了该类型导弹的制造速度。目前为止,俄方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不论此消息是否属实,俄方选择在拜登访问期间试射这种威力的导弹,目的也是不言自明,斯就是要用这种美国能听得懂的语言,亮明自己的态度。
与此同时,俄方也提出了停战条件,2月22日,梅德韦杰夫公开表示,称若俄方还未赢得胜利就停止进攻,那么俄方将会“不复存在”,若是美方停止向乌军提供军事武器,那么战争就会结束,这可以说是俄方在俄乌冲突是否结束上提出的最新表态,也反映了目前的现实状况,但是可能性比较低。
因为就算是美方不提供武器,英法德等国家也会继续进行军援,毕竟他们都是美国的“小弟”,所以说梅德韦杰夫的言外之意,可能是美方停止插手俄乌冲突,并停止对乌克兰提供武器,俄军拿下整个乌克兰,届时战争就会结束。
从普京的国情咨文来看,俄方也要打到底,所以这场冲突还会继续打下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如果美国继续援乌,那么俄乌冲突就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