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方国家疯狂制裁3年,俄罗斯经济为何没崩溃,反而越打越富?

恒南情情 2025-01-23 04:59:47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已经快整整三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尤其是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全面封锁。

大家普遍认为,俄罗斯的经济将会迅速崩溃,但实际情况却远远出乎预料。

虽然西方的压力不断增大,俄罗斯的经济却依旧稳步前行,甚至在一些关键领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究竟是什么使得俄罗斯能够在困境中找到生路?俄罗斯到底是如何在制裁的重压下实现经济“自救”的?

能源出口的稳定性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能源资源丰富,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供应国。

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之一就是能源出口,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尽管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制裁,特别是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进口进行了大规模限制,但俄罗斯并没有因此崩溃,反而迅速调整了出口方向,保持了能源收入的稳定。

这是因为俄罗斯将能源出口的重心从欧洲市场转向了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2022年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急剧增加,同时通过“东流”管道将天然气输送到中国。

尽管欧洲的需求减少,但中国和印度依然是全球能源需求的重要支柱,俄罗斯利用这一点调整了供应链,确保了能源出口的持续性。

此外,俄罗斯还通过与中国的战略合作,进一步稳固了能源供应的渠道。

在俄罗斯的能源收入中,石油和天然气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这两项资源对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至关重要。

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对于俄罗斯的能源需求一直保持旺盛。

即使在西方的制裁下,俄罗斯通过调整出口政策,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外汇收入。

本币结算的推广

在国际贸易中,美元一直是主导的结算货币,这使得各国在贸易中不得不依赖美元。

然而,随着俄乌冲突的升级和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俄罗斯逐渐加大了本币结算的力度。

特别是在与中国、印度等国的贸易中,越来越多的交易开始采用人民币或卢布结算。

这种转变不仅帮助俄罗斯绕过了美元的制裁,还进一步增强了其经济自主性。

以中国为例,近年来中俄之间的贸易结算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俄罗斯与中国的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交易逐步转向本币结算。

2022年,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结算中,约有95%是通过人民币和卢布进行的。

这样一来,西方国家的金融制裁几乎无力影响到这些交易。

此外,俄罗斯还积极推进人民币的使用,将外汇储备中大部分美元资产转化为人民币,这不仅减轻了制裁对其经济的压力,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随着本币结算比例的提高,俄罗斯在金融交易中逐渐摆脱了美元的制约,进一步降低了西方国家的制裁效果。

通过本币结算,俄罗斯不仅能够稳定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关系,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裁的力度,为自身经济创造了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军工产业的繁荣

俄乌冲突的爆发,直接推动了俄罗斯军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冲突初期,俄罗斯的军工业迅速调整生产,集中精力生产和供应战争所需的军事装备。

事实上,军事需求不仅提升了俄罗斯国内的生产力,还为其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从而降低了失业率。

随着冲突的深入,俄罗斯的军工产业逐渐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一环。

为了满足战争需求,俄罗斯不得不大量投入资金和资源,推动了军工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这种巨额投入不仅促进了国内就业,也拉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需求,如钢铁、电子、机械等产业,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业链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俄罗斯的军工产业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政府对这一行业给予了高度支持,不仅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还为企业提供了政策上的优惠和补贴。

大量失业人口进入军工行业,带动了俄罗斯整体经济的复苏。

同时,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俄罗斯军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也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军事装备生产体系。

农业和食品供应的稳定

尽管西方制裁导致了俄罗斯轻工业产品和食品的供应短缺,但俄罗斯的农业和食品供应体系却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

作为全球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在粮食生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俄罗斯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麦子出口国之一,而且其丰富的耕地和农业资源也使其在全球粮食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

战争初期,西方企业的撤离和制裁确实导致了一些轻工业产品的短缺,但由于国内粮食储备充足,俄罗斯的农业生产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国内的粮食生产和供应稳定。

例如通过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政府支持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同时加大了对农产品的采购力度,确保市场上的粮食供应充足。

即使在国际市场上粮价上涨的情况下,俄罗斯仍然能够通过充足的粮食储备维持市场稳定,避免了粮食危机的发生。

政府政策的支持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俄罗斯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从财政、货币政策等多个方面加大对经济的支持。

政府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这不仅提升了俄罗斯国内的生产能力,也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俄罗斯在战时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经济活动水平。

在货币政策方面,俄罗斯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汇率、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通过稳汇率和防资本外流的策略,俄罗斯有效控制了金融市场的波动,并为经济复苏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环境。

与此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的政策,例如减税、贷款优惠等,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保持生产和运营。

最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政府始终关注民生问题,确保基础生活物资的供应。

在物价上涨、国际市场波动的背景下,俄罗斯政府通过补贴和物资保障措施,确保了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这不仅稳定了民心,也增强了市场信心,为经济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语

说到底,俄罗斯能够在如此严苛的制裁下保持经济稳定,离不开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

能源出口市场的转移、本币结算的推广、军工产业的崛起、农业生产的保障,甚至是政府的积极干预,每一项举措都为俄罗斯经济的“顽强生命力”加码。

虽然西方国家的制裁短期内或许给俄罗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它们也未能彻底摧毁俄罗斯的经济体系,反而让俄罗斯在应对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那么,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俄罗斯能否继续保持这份韧性并在未来迎来更大的经济复苏?

0 阅读:44

评论列表

游客

游客

1
2025-01-30 01:37

赶紧停战,让他破产

恒南情情

恒南情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