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用于脑卒中急救的创新药,在南京江北新区投产

扬眼 2025-04-03 13:06:09

近日,南京江北新区与先声药业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数个好消息传来——先声创新药先必新®舌下片在新区投产,大分子产业化基地二期同步启动建设。

产值有望突破30亿元

脑卒中俗称“中风”,一旦发生须立即送医抢救,错过治疗“黄金期”将会危及生命。能不能有一款药物,让患者可以提前储备于家中,在情况危机的第一时间服用、给予脑保护?

本次在新区投产的先必新®舌下片,就是这样一款创新药。作为先声药业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发成果,该药物能够显著减少急性缺血性卒中导致的脑细胞损伤。舌下含服用药的形式,更是可以方便患者在卒中症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自行用药,及时保护脑细胞,争取更多抢救窗口期。

据了解,早在2020年,先声药业就曾获批上市一款治疗脑卒中的药物——先必新®注射液,至今已帮助300多万名患者。

不过,先必新®注射液需要患者在医院输液治疗,而卒中具有突发性,为了让产品使用更便捷、更及时,先声团队历经8年研发,最终推出全新剂型。创新的给药方式,不仅让这款药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去年12月,国家药监局也批准其上市,患者在医院凭处方即可购买。

“先必新®舌下片一推向市场就备受关注,需求量也很大。”先声药业副总裁史瑞文介绍,3月,先必新®舌下片获批在新区自有生产基地生产。该基地已通过中国NMPA、欧盟QP检查,两次“零缺陷”通过美国FDA检查,药品质量体系符合全球法规要求。“未来,舌下片欧美三期临床的样品和商业化产品,都会在新区生产。”史瑞文说。这也意味着,新区将成为这款创新药对外授权和欧美临床研究的起点。

“结合先必新®注射液序贯治疗,我们预测,今年先必新®系列产品产值有望突破30亿元。”史瑞文表示。

“二期项目”启动建设

在新区华康路97号,先必新®舌下片生产车间的“隔壁”,先声药业大分子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同样蓄势待发。

作为先声集团核心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早在2018年,先声药业就在新区布局筹建大分子产业化基地。如今,这个“超级工厂”已经实现了苏维西塔单抗、白介素2、三特异性抗体等创新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随着集团的发展,产品管线越来越多,产能扩增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史瑞文介绍,当前,先声集团正在布局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三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等多元产品矩阵,大分子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的建设,正是为了满足集团扩产的需求。

据了解,大分子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新增两条2000L原液上游细胞培养,下游蛋白纯化及制剂预充针产线。“建成后,我们的原液规模年产能将从2.8万升跃至10万升,制剂预充针年产能600万支,将覆盖集团多元产品矩阵以及制剂西林瓶/预充针全剂型产品供货。”史瑞文说,未来,先声集团三分之二的生物药生产都会落地新区。

“现在,基地二期已经启动建设,我们与新区相关部门的沟通也非常顺畅。”史瑞文表示,预计在今年三季度,基地二期就将建设完成。

创新药投产、二期项目启动建设……一季度的末尾,新区再度“牵手”先声药业,每一个好消息、新项目背后,都是地区发展的汩汩动能。

而从本次“牵手”回望:去年,先声药业关联公司先博生物与新区签署合作协议,落地产业化基地;2023年,先盛创新药生产基地在新区竣工投产……这样长期携手、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落地的“先声现象”,已在新区成为常态。

“在新区,我切实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支撑力’。”作为先声药业副总裁、集团生产基地的负责人,史瑞文长期“驻扎”江北,他曾跟进的江苏先盛创新药生产基地项目,仅用时10个月就完成了从立项、拿证到开工、竣工所有动作。在本次大分子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的对接中,他亦对新区的效率与“魄力”感触良多。

“新区不仅有开放的心态,还有创新的方法。政策上支持企业的同时,还与企业一起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史瑞文说,本次先声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的“求索计划”,新区也将深度合作,未来,先声还将有更多创新成果在新区落地转化。

通讯员 江小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校对 王丽丽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