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浙江丽水的一位老太太,在53岁时用3000元创业,创办了一家羽绒服公司,一度创造了年销售额过千万的辉煌业绩。
然而81岁她负债2077万元,面对巨额债务,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十年的时间摆摊还债,最终92岁时彻底清偿所有欠款。
她究竟为何在晚年陷入如此困境?她又如何凭借毅力,走出困局?
医生到企业家
1983年,52岁的陈金英选择从乡镇卫生院退休,长期繁忙的医疗工作,让她在退休后感到空虚无聊。
看着身边忙碌的家人和日渐冷清的生活,她想寻找一种新方式来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创业。
创业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一个年过半百的女性而言,陈金英最初的想法是制作一种医药背心,方便老人使用药物,但这一计划因高门槛和资金不足被迫搁置。
她没有气馁,1984年,陈金英用和丈夫多年积攒的3000元退休金,租下了一个小仓库,雇佣了十几名工人,创办了“兴华羽绒”。
在当时的市场上,羽绒服虽然流行,但多以年轻消费者为目标,专为中老年人设计的服装少之又少。
创业初期,公司条件简陋设备老旧,资金短缺困难重重,但陈金英始终坚持质量第一。
她选用优质材料制作羽绒服,确保产品耐穿、保暖,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
几年后,陈金英的努力有了回报,“兴华羽绒”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作坊,发展成拥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型企业,年销售额也逐渐突破百万元大关。
到了2000年代,“兴华羽绒”已是丽水地区家喻户晓的品牌从一个十几人的小厂,逐渐发展成拥有百余名员工的中型企业。
此时的陈金英已经做到了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她的公司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她始终坚守企业责任,从创业初期,她就坚持定期为贫困山区的老人捐赠羽绒服,帮助他们度过寒冷的冬天。
2000年至2004年间,她每年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资助教育、扶贫和赈灾。
统计显示,她二十年来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超过百万元,而她的善举不仅惠及他人,也为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声誉。
许多消费者在得知她的事迹后,纷纷选择购买“兴华羽绒”的产品,以表达对这位热心企业家的支持。
2004年初,陈金英接到了一份来自国外的大额订单,对方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3000件羽绒服的生产。
受限于产能不足,她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这笔订单,同年3月,她决定贷款1600万元购买地皮,扩建厂房更新设备。
新的厂房建成后,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但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许多新的羽绒服品牌迅速崛起,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突遇变故
新厂房现代化的设备让企业的产能大幅提升,然而市场的风向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涌入羽绒服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曾经属于“兴华羽绒”的优势被逐步稀释。
市场上一些商家为了争夺客户选择削减成本,用更廉价的材料制造羽绒服,大幅压低价格。
始终坚持高质量、成本高昂的“兴华羽绒”失去了竞争力,加之老年消费群体购买频次低且需求有限,陈金英的产品逐渐失去了大量市场份额。
到2008年,陈金英的企业已经难以维持正常运营,尽管她一再尝试通过促销、拓展销路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但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2011年,陈金英的企业终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因为长期的销售不振和持续的亏损,公司的资金链彻底断裂。
当年的股东撤资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公司正式宣布关闭,她背负了高达2077万元的巨额债务。
消息传开后,债主们纷纷找上门来,陈金英面对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还有亲朋邻里的不解和指责。
有人建议她申请破产,以此逃避债务责任,但她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
她认为,这些欠款不仅仅是数字,更是许多人对她的信任,她无法辜负这些人,尤其是那些从自己微薄积蓄中拿出钱来支持她的乡亲们。
为了偿还债务,陈金英不得不变卖资产,曾经耗资1600万元修建的现代化厂房,最终以900万元的价格出售。
她还将自己在市区的两套房产全部抵押给银行,偿还了绝大部分贷款。
但即便如此,她仍然欠下350万元的债务,对于一位已经81岁的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
在变卖资产后,陈金英开始重新整理思路,计划从头再来,她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熟悉的羽绒服生产。
她找到了一间小厂房,用变卖资产所得的剩余资金重新购置了一些简单的设备,并召回了十几位老员工重新开工。
为了进一步筹集还款资金,陈金英不得不开始亲自上街摆摊,年过八旬的陈金英她没有诉苦,也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
在还债的艰难岁月里,陈金英的丈夫在这段时间因病离世,这个陪伴她一生、支持她创业的伴侣的离去,给了她深深的打击。
整理好心情后,她又重新走上了街头,用推车贩卖羽绒服,继续为还清债务而努力。
十年还债
寒冬腊月,陈金英却始终坚守在摊位旁,每天她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常常到深夜才收摊,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十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金英的诚信和毅力逐渐被更多人知晓,2015年,当地媒体注意到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依然坚持摆摊还债,纷纷报道了她的故事。
报道刊出后,许多市民被感动,主动来到她的摊位购买羽绒服,甚至有人专门帮助她在网上推广产品。
丽水市妇联组织了志愿者队伍,轮流帮她售卖羽绒服,一些公益机构也慕名而来,批量采购她的产品,用于捐赠给贫困地区的老人。
经过多年的努力,陈金英的债务逐渐减少,到2019年,她的欠款已经缩小到不足30万元。
为了尽快清偿债务,她继续保持着省吃俭用的生活习惯,平日里她几乎不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
日常饮食仅是简单的米饭和咸菜,衣服则是用工厂剩下的边角料缝制的简易款。
到2021年春节前夕,陈金英终于将最后一笔欠款还清,这一天她特意准备了一份红包,亲自送到最后一位债主的手中。
陈金英用自己的坚持与诚信,为社会树立了榜样,2021年,她被评为“全国十大守信人物”,并获“浙江骄傲”年度人物称号。
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有一对被称为“信义兄弟”的商人孙水林和孙东林,他们与陈金英一样,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诚信与坚持。
2007年春节前夕,孙东林的哥哥孙水林带领工人完成了一项建筑工程,为农民工筹集了数十万元工资。
然而就在农民工即将拿到工资的前一天,孙水林不幸因车祸去世,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
但孙东林却清楚地知道,这些工资是工人们一年的血汗钱,决不能因为哥哥的离世而拖延。
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孙东林强忍悲痛,在大年三十当天将几十万元的工资分毫不差地送到了工人手中。
“信义兄弟”不仅感动了当地人,也赢得了全国的关注,他们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并多次受到媒体报道。
结语
“信义兄弟”和陈金英的经历如出一辙,他们都在逆境中选择了坚守诚信,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力量,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赢得尊重。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大河网在2022年12月11日《拒绝申请破产,92岁奶奶用10年还清2077万……》的报道
央视网在2011年5月24日《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孙东林事迹》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