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里一句经典台词:“上层人用人情做利益,下层人用利益换人情。” 这话听着有点刺耳,但现实往往就是这样。
01
天道当中,芮小丹去北京找韩楚风了解丁元英的时候,作为正天集团的总裁,韩楚风拿出了最高规格接待芮小丹。
又是定高档酒店,又是将芮小丹在商场看中的高级时全部买下来,送给芮小丹。
韩楚风做这一切,看的全是丁元英的面子。
芮小丹去德国探亲,顺便帮格律诗办理音响测评与总代理的事情,芮小丹几乎没花费什么功夫很顺利就将事情办好了。
原因无他,因为负责帮忙办事的郑建时与安妮也都是受过丁元英利益恩惠的朋友,所以他们对于芮小丹的事情自然是全力以赴,鼎力相帮。
02
上层人之所以能维持住所谓的人脉,靠的不是简单的社交,而是彼此间利益的交织和资源的互换。
你手里有他需要的,他手里有你想要的,这种对等的关系才能长久维系。而所谓的交情,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锦上添花的东西。
前些天,和一位老友喝茶,聊起他这些年在商场上打拼的经历。他感叹道,早年总觉得多认识几个人,多参加几场饭局,就能积攒人脉,将来有事儿能用得上。
可后来慢慢发现,真正到节骨眼儿上,能说上话、帮上忙的,还是那几个和自己实力相当的人。
那些饭局上推杯换盏称兄道弟的,大多不过是场面上的热闹,真有事儿找过去,人家客客气气几句,也就打了太极。
03
这就是普通人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以为多参加几次聚会,多认识几个牛人,就算有了人脉。
殊不知,没有平起平坐的资本,任何社交都无法换来真正有用的人脉。
想起我自己也曾犯过这样幼稚的错误。
刚毕业那会儿,总想着通过各种社交活动认识大佬。每次参加行业会议,我都积极和那些成功人士交换名片,满心以为这样就能积攒人脉。
可几年下来,工作上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却发现那些名片上的人一个个都像消失了一样。
这时候我才明白,不是别人不帮忙,而是自己手里没有人家需要的筹码。
其实,这并不是说别人势利,而是现实使然。任何人,无论地位高低,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必然会把资源投放在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
就像《天道》里丁元英说的:“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有多少可以被人利用的价值。”
这话虽然直白,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脉的本质是价值的交换,而不是感情的维系。
04
曾经有一位企业家朋友跟我说过:“人脉是成功者的勋章,而不是失败者的避风港。”
所以,当我工作几年,发现努力结交人脉效果不佳时,我改变了策略,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行业资源。
几年下来,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了一些口碑,于是吸引了不少合作伙伴主动找上门来。
从那之后,我就明白:人脉不是靠社交得来的,而是靠自身实力吸引来的。
李嘉诚曾经说过一句话:“当你把自己变得足够好,人脉自然会来找你。”这也许是对“人脉”最好的诠释。
那天茶喝得很尽兴,老友最后感叹道:“这些年才算明白了,人脉这东西,不是你求来的,而是你自己挣来的。”
这话,我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