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美国和中国已成为最主要的地缘政治对手,两国之间的军事博弈早已超越了传统竞争范畴,进入了战略对抗的新阶段。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近日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次活动中发出警告,强调美国需要为可能与中国爆发全面军事冲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增加弹药储备和提升战时生产能力。这一声明无疑标志着美国在应对中国军事崛起和地区冲突上,正加速其战略部署。
沙利文战略背景与现实考量沙利文所提到的“过去三年吸取的教训”显然指的是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战争爆发至今,乌克兰冲突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期间美国与欧盟不断向乌克兰输送军火,尽管如此,长期的冲突仍让美欧国家频频面临弹药及武器供应紧张的局面。在与俄罗斯的间接军事对抗中,美国已经感受到其武器库存面临的极大压力,尤其是在消耗巨大的炮弹和导弹供应上。
面对与中国可能的冲突,美国显然需要更有力的战略准备。与俄罗斯不同,中国的军工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远超俄罗斯,美国将面临更大的供给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沙利文的言论反映出美国对冲突准备的迫切性:一方面需要维持充足的军事储备,另一方面则需要确保在战时能迅速增产武器,防止在初期阶段因供给不足而陷入被动。
美军美国的军事行动模式与限制尽管沙利文提出了这些准备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真的会在短期内与中国爆发全面战争。例如,2022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时,在中国的强烈反对和军事威慑下,美国航母舰队虽然在东海区域活动,但最终并未采取直接行动。这一事件表明,即使美国有足够的理由在台湾问题上采取行动,但面对中国强大的军事威慑,仍显得尤为谨慎。
此外,在美菲在南海的军事摩擦中,美国虽然多次承诺保护菲律宾,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承诺在冲突中给予支持,但其实际行动却相对有限。这种“言之不实”的态度揭示了美国在大国对抗中的谨慎和有限性,也间接反映出美国在与中国博弈中的“后顾之忧”。
中美对抗冲突风险的现实与理论沙利文的言论突显了美国在战略层面上的长远考虑。在其推动下,美方可能会增加军备的储备,进行更广泛的战略部署以应对潜在的冲突。这种局面不仅意味着两国之间的直接对抗可能性逐渐上升,还引发了对地区稳定的更深忧虑。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智库的预测和分析往往是基于现有数据和假设的理论推演,并不等同于实际战场局势。美方智库机构在过往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未能准确预判局势发展,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美军战略决策。这种历史经验表明,尽管沙利文的建议具有战略远见,但仍需警惕理论推演与实际情况的差距。
代理战争与未来走向
随着美国与中国在军事领域的对抗加剧,代理战争的风险也在上升。俄乌冲突已经充分证明,即使有核威慑,国家间的直接冲突并不能阻止通过代理战争来实现战略目标。美国可能会通过岛内“台独”势力、菲律宾、日本等盟国,间接与中国展开冲突。这样的战略不仅会拖慢中国应对的速度,还会迫使中国进一步推动远域军事部署,加强自我防护和战略自信。
因此,面对中美之间愈演愈烈的对抗,中国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更高效的军工生产和技术创新,以在未来的冲突中确保相对优势。同时,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已不仅限于军事领域,还涵盖了经济、技术和外交等多个层面,两国如何在维持强劲竞争力的同时,避免全面冲突,是未来国际社会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如何管理这场深刻的战略竞争,避免矛盾升级为不可控的军事冲突,将是全球稳定与和平的重要命题。
库存太多武器要变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