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8年多,干渠常年禁渔,最大的鱼能长到多大?

答案在这儿 2023-05-05 10:35:18

南水北调是我国的惠民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现在已经建成通水的有东线和中线,这两条线路相比,中线更加优越,因为它调用的是丹江口水库的水。

南水北调工程中中线更加优越

丹江口水库在汉江中上游,水域面积横跨湖北和河南两个省,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水质远远优于东线。

为了支持国家工作,让华北地区的人民喝上放心水,国家决定干渠全年禁渔,渔民们也按规矩收起了渔网和渔船,沿线的人们也积极主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保工作。

那么经过了8年多的时间,干渠里的鱼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又长到多大了呢?

南水北调工程干渠禁渔政策下发后,如今里面的鱼长得如何了?

中线的水质有多好?

想要鱼类生长良好,首先水质要跟上,水中不得出现大量水藻,更不能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此外还要保证水域周围的生态环境。因为生态发展是一个整体,哪一项都无法独自美丽。

更何况南水北调提供的是饮用水,水质上更加来不得半点马虎。

中线工程于2014年底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据悉8年多的时间,其累计向北方地区调水约600亿多立方米,优良的水质惠及了沿线42个中大型城市、280多个小型县市,直接的受益人口达到1.5亿人。

截至2023年2月,中线工程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

由于南水北调的工程非常重要,因此在准备建设这些工程时,国家就成立了专门的工程单位,现在我们有南水北调集团东线有限公司和中线有限公司,两个单位各负责一条线路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专人干专事,为的就是全力保障水资源的质量。

南水北调东线用的是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水,从京杭大运河一路往上,给黄淮海平原、胶东和京津冀地区供水。由于国家的积极管理,长江干流的水质越来越好,东线造福的人也越来越多。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调用的是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水

修中线的时候,有了修东线的经验为基础,不仅环保管理方面再次得到了提升,在引用水源上也做了更加严谨周密的思考,最终才确定了用丹江口水库的水。

丹江水库是1973年丹江口大坝建好后蓄水形成的,有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两个部分,水库的年平均面积长年保持在700平方公里以上。2012年,大坝加高后,水库的蓄水面积更是提升到了100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多亿立方米。

丹江水库分为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两部分

并且,丹江水库的水质长年稳定在国家二类及以上的标准,不管是灌溉、养殖还是饮用都相当适合。尤其是丹江口大坝附近的水质,清澈透明,整个水库被誉为亚洲天地一点都不为过。

干渠中最大的鱼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后,丹江口水库下违章修建的堤坝拆除了,工厂也把厂房拆除了,连几千亩的大闸蟹养殖基地都停业整改了,为的就是齐心协力保证中线水质。

丹江口水库和干渠的两侧修建起了生态隔离带,设了防护网、防护栏等,最大程度地限制人为因素影响水质。

丹江口水库周围有生态隔离带,能够限制认为影响水质

同时,干渠沿线还设有水质监测中心,实时监控水质的变化,有了这些条件,再加上多年的禁渔,干渠中的鱼类有了充分的生长时间和良好的生长条件,越发的丰富起来。

其实早在2015年,中线工程刚通水一年时,相关研究人员就调查了干渠的鱼类资源,那时水里已经有了低龄的小鱼,表示禁渔工作已经有了好开头。

丹江口水库本来就是个淡水鱼仓库,盛产鲤鱼、鳡鱼、鳜鱼、鳙鱼、鲢鱼等40多中经济鱼类。

丹江口水库的鱼类种类数量对比明显

这些经济鱼中,除了银鱼长不了多大,大多数鱼在不被捕捞的情况下,个头都能长到很大。

比如2019年时,就有人捕到过一条鱼王。那是一条鳡鱼,这种鱼的生长速度很快,就算到了性成熟阶段体长都还能增加,最大能长到2米,120斤的样子。

当时捕到的这条鱼王体长约1.7米,重104斤,几乎要达到鳡鱼的最大生长极限了,把它挂起来,跟一个成年男子差不多高,是当之无愧的鱼王。

2019年丹江口捕获的一条重达100多斤的超大鳡鱼

鳡鱼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硫胺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上等食用鱼类。

不过,鳡鱼性情凶猛,要捕食其他鱼类,所以,南水北调的干渠中设置了拦截网,专门阻止鳡鱼这样的大型鱼类进入,以免形成生物入侵,影响其他鱼类生长。

干渠中的其他鱼类

除了鳡鱼,草鱼和鲤鱼也是干渠中相当具有生长优势的鱼类。

草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通常都长到10多斤,养殖的草鱼如果不被捕捞卖掉的话,能长到20斤。

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体型增长很快

而野外生长的草鱼则能长到60多厘米,50多斤,不过,中线干渠跟河流毕竟不同,没有天然环境下丰富多样的物种,渠中也不可能有太多水草植物,因此大鱼没有足够的食物来源,长不了那么大。

鲤鱼也能长到20多斤,虽然没在四大家鱼中排上号,但它仍然是易于养殖的淡水经济鱼类。鲤鱼是杂食性鱼类,不像草鱼那样以植物为主食,它们还要吃一些小的浮游生物,所以在干渠中很容易活下来。

鲤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在干渠中存活下来的概率更大一些

此外,麦穗鱼、鲫鱼这种小体型的鱼都是中线干渠中的主要鱼类,因为干渠的水深只有7米多,宽度也只有大约50米,更加适合小型鱼类生活。

但是有很多大鱼在幼时就游过了拦截网,在干渠中长大,食物缺乏加上水流变缓,因此,大鱼也有可能死在干渠中。

有中线的工作人员曾说多次见到过1米来长的大鱼,有些死鱼的体重都有70斤的样子,要是站在水边,还能经常看到大鱼扑腾着往上跳。

中线干渠里的鱼基本体型都很大,鱼类数量也很多

由此可见,干渠中除了鳡鱼这样的鱼王,肯定还有其他跟鳡鱼一样大,甚至超过它的大鱼,只是目前还没有人发现而已。

那么,南水北调工程禁渔,会不会让渠中的鱼类泛滥呢?

肯定不会,因为干渠是人工渠,不是自然河流,相关部门会根据需要人工干预渠水。如果小鱼太多,就适当地放入一些鳡鱼之类的食肉性鱼类,藻类过多,除了人工打捞,还可以放入藻食性鱼类。

人们会人工干预干渠的生态发展

总之,国家会想办法维持干渠内的生态平衡,要知道,这可是我国长期性的民生工程,肯定不会让它受到任何破坏。

虽然中线一期工程已经通水8年多,但这只是初步发展,将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生物、水质、周边生态研究工作要做,毕竟人工渠对好些鱼类来说并不适合生存。

中线工程通水只是初步工程,接下来还有很多生态研究工作要做

所有,现在根本不用担心鱼类泛滥的问题,它们能长久地活下来已经很不错了。

接下来还要继续研究干渠和水库区周边的植被种植,以及动植物迁移问题,就像前面说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把各方面都综合起来,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干渠周边的生态环境是接下来的研究重点

0 阅读:1

答案在这儿

简介:深耕疑问,重在科普,尽量专业,解析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