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决心》2024评分最高电影,不好意思,真给我看吐了?

可勒的日记 2024-11-08 13:53:06

前两天去看了《出走的决心》,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从一开始拍摄热度就很高。

电影上映后,豆瓣更是打出了8.6的高分,算的上是2024年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了。这部被不少网友推荐,还呼吁说是最适合带妈妈去看的电影,我却差点看吐了。别误会,并不针对剧情,而是单纯的因为电影摇晃不停的镜头而感到头晕想吐。尽管很不舒服,但本着中国人来都来了的心理,我还是坚持看到了最后(晕到撑不住的时候闭眼晃一下,其余时间透过蒙住眼睛的指缝“偷偷摸摸的看”)。除去大半部分都在摇晃的镜头,这一次,我想聊一聊摇晃镜头以外的东西。01 妥协

电影大半部分讲述的是李红“妥协”的生活。

年轻的时候为了弟弟能娶妻生子于是被父亲办了退学进厂挣钱,想要考大学的梦想第一次被搁置。

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的她想跳出去,可所做的反抗却是从一个家跳到了另一个家,从一个火炉跳到了另一个火炉。刚在一起的李红和丈夫一开始也过了一段蜜里调油的生活,少女说句话会羞涩的低下头,年轻的男孩会穿过一条街买并不便宜的汽水。可很快下岗潮便来了,李红失了工作,只能成为一个丈夫口中的“家庭妇女”,成了自己喜欢的鲜花都买不起的人。感受到二人精神不同步的李红想离婚,可还是为了女儿没有离开。可妥协一旦开始了,便永无止境。等弟弟娶妻生子,等女儿长大结婚,等怀孕的女儿生娃,等孩子上幼儿园,等女儿的新工作落实。李红一直在为了亲人的生活而妥协,而属于自己的永远只有“框在窗户”里的一点角落。02 “我”生活对她并不友好,几十年辛劳的付出非但没有得来丈夫的理解与尊重,言语打压和冷暴力却更加肆虐的在李红身上上演。电影中有一段剧情:怀孕的女儿临近生产,父亲对女儿说搬到家里来吧,我们来照顾你。可等到女儿真的搬来了,父亲却完全没有作为。之前所说的我们也并不存在,一直以来都只有“我”。父亲的关心和照顾全在口头上,做菜=动动嘴皮子,照顾外孙=在旁边看着。觉得纸尿裤不好偏执的要用尿布,可对于尿布谁洗的问题却全然不做声,还一个劲儿的指责妻子就是因为懒。

好不容易最后熬到了孩子上幼儿园,女儿看着帮忙照顾孩子辛苦的妈妈特意送了手机,可这时这个只动嘴皮子的人又出来了,“你妈不配用这么好的东西 ”。转过头又继续指责妻子,“你心里图的什么我都知道”。说句实在话,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真心有种巴掌伸不进去屏幕里的无力感。这样窒息的生活我只是看了一个片段就觉得愤怒,可这却是改编人苏敏实打实生活的几十年。03 路面对不断打压自己的丈夫,李红出现了心理疾病:中度抑郁症。她开始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她的世界也没了色彩。奥修在《女性与婚姻》中写到:女人是强而有力的,不是就肌肉的力量来说,而是就她们的抵抗力而言,就她们的生命力而言,就她们的耐力而言。在女儿的帮助和支持下,李红开始了一系列自救行为,去城市更远的地方看一看,学驾照,做辣椒酱,用自己赚的钱买自己的车。一系列自救行为终于在一个夜晚达到了顶峰:李红开着自己买的车出发了,离开家开始了全国自驾游。尽管出发时还是疫情,尽管自己并不知道那条路还可以通行。可就像片子里说的那样:总不会所有路都封着吧,山路野路,总有路。她还是走出了自己的路。04 “家”窒息的家庭似乎是古代父权制度的缩影: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妻子最大的作用就是生儿育女照顾家庭,天大地大丈夫最大,一旦发生了任何事情都要首先选择为丈夫的利息让渡。这些听起来像上个世纪一样的思想直到现在还存在于不少家庭里。这其中有不少观点全然忽略了女性的尊重和价值,而将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

心理学中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结构,包括了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被满足以后,更多人需要的是得到精神的满足。而对于在已经步入平稳生活能够获得基本保障物质生活的今天,许多人也早已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精神的共鸣和理解尊重更能打动新一代的人互相结合。

0 阅读:0

可勒的日记

简介:关注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