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中国稀土管制,特朗普想出“奇招”,消息一出被联合国警告

有趣的远山 2025-04-15 16:37:17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在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很多战略资源成了我国反制裁的底气,像镓、锗、稀土等资源对美国贴上了“限制出口”的标签后,相当于打到了美国的“七寸”,让其在发展的道路上寸步难行。

然而在近日特朗普为了突破中国的稀土管制,竟想到了一个损人利己的“奇招”,引来了各方的反对,就连联合国也连忙对美国发出警告。

这个“奇招”到底是什么呢?它又能帮助美国突破稀土资源短缺的困局么?

美国的“稀土困局”

稀土元素就像现代科技的“维生素”,从电动汽车电池到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零件,再到先进激光器和军用雷达都离不开它们,没有稀土,很多高科技产品就造不出来。

对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来说,稀土元素更是维持军事和经济领先地位的关键,但问题是美国自己稀土矿产资源不多,本土稀土产业也逐渐衰落,很多提炼厂和加工厂都搬到了中国,所以大部分要靠进口。

稀土的缺失,让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像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基础非常不牢固,一旦供应出现波动,整个产业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雪上加霜的是在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收紧了稀土出口的政策,这让美国的科技产业面临空前的困境,由于稀土供应受限,就连美国最新研发的第六代战机都可能停产。

所以在稀土的提炼加工和资源储备上,美国面临着双重难题,特朗普因此想了很多方法摆脱困局。

比如他们曾想买下格陵兰岛,扩充稀土战略储备,还向乌克兰施压希望签订《乌美矿产协议》,希望能获得那里的稀土资源,但因为产生分歧至今都没落定。

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黔驴技穷的特朗普政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开采太平洋海底的多金属结核,从海底勘采稀土资源。

然而在美国透露出这一计划时,却让很多人觉得异想天开,甚至联合国都发出了严厉警告。

美国的“深海淘金梦”

在海底有很多像土豆一样的结核,其中富含制造电动汽车电池和军工产品所需的关键原料,比如镍、钴、铜、锰以及各种稀土元素。

而美国试图跳过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审查,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直接发放采矿许可,加快采矿申请的审批流程,并着手建立相关的产业链。

但这个计划更像一场“豪赌”,隐藏着很多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也面临着多方反对。

首先深海不是美国的“私人矿场”,不能随意开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任何国家都不能私自开采,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是唯一有权批准公海采矿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卡瓦略也强烈批评美国,他认为任何国家未经允许就开采海底矿产,都是明目张胆地违反国际规则。

美国国内的环保组织也公开反对,因为一底采矿会搅动海底的泥沙,污染海水,这些都会给海洋生物多样性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害。

如果美国执意要给自己开“特权”,就相当于无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踩在了国际法的红线上,必将会引起海底资源勘采的混乱。

目前美国一直不愿出面回应,也没有要让计划搁浅的意思。

希望美国意识到真正能让美国逃离困局的,就是立马在关税战中收手,只有通过共同协商和努力,才能建立起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资源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 阅读:753
有趣的远山

有趣的远山

萨仁讲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