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门剧集《驻站》备受关注,成了大家闲聊时经常提及的话题。这部剧深刻揭示了乡村发展的关键问题:有的村庄富裕起来,而有的却原地踏步。剧情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乡村在摆脱贫困过程中的矛盾和转折点,引发了大家对如何让乡村富裕起来的深入思考。
在剧中,郭京飞扮演的常胜来到东寨,他敏锐地发现村里的年轻人有着巨大的潜力,同时也意识到村子之所以贫困,主要是因为缺少机遇。当林永健扮演的王喜柱带他去见乡政府领导时,常胜本想提出利用“红郎”品牌来带动致富,但被王喜柱打断。王喜柱满脑子想的都是寻求政策和资金支持,这让常胜感到非常焦急。
王喜柱离开乡政府后,仍旧不休地抱怨自己每年为争取政策所付出的艰辛,这让常胜感到心烦意乱,怒火中烧。常胜毫不留情地指责王喜柱见识短浅,不懂变通。而王喜柱则担心如果不用新方法,领导就不会继续拨款。他只想维持旧法,这让常胜非常气愤,直接指出了他带领村民像要饭一样,养成了懒惰的习惯。王喜柱被戳中痛处,气得放下筷子就离开了。
常胜和王喜柱意见不一,其背后反映的是保守派与革新派、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冲突。常胜,作为本科毕业的基层执法人员,视野开阔,深知传授技能才是使村子持续富裕的关键。相较之下,王喜柱是土生土长的东寨人,缺乏远见,之前多次尝试致富却屡遭挫折,他认为政府的救济和补贴才是稳定的保障,同时还要负责数百户村民的生活,因此不敢轻易冒险。
他们的思想观念截然不同,这反映出我国农村振兴的挑战重重。在现实生活中,像王喜柱这样的“保守派”为数不少,他们坚守着传统的治理方式,导致村庄经济发展缓慢。与此同时,像常胜这样敢于创新尝试的人却遭遇了种种阻碍,这充分说明要改变陈旧观念、促进乡村发展并非易事。
王喜柱在剧中最终想明白了,他选择了大力推广“红郎”农产品。村民们团结一致,东寨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挣到了第一笔财富。这一改变给东寨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其他乡村看到了外面广阔的财富空间。不得不说,编剧的用心良苦,通过剧情向观众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还需要改变村民们的传统观念,找到适合本村的发展道路。大家是否觉得,在现实中的乡村,要打破传统观念,推动发展,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