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添荣是上海篮球的一颗新星。在本赛季,他是本土第三号得分手。他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当初错失他的两支京城球队。这些经历成为他职业生涯的曲折,却也让他在他处焕发光彩。
李添荣最初是北京首钢青年队的球员。在球队中,当同级别球员晋升时,他却未获赏识。无奈之下,他选择赴澳,加入澳洲NBA学院,在那里他与约什吉迪成为队友。之后他加盟了NBL联赛的新西兰破坏者,本以为有机会大展拳脚,却未获得出战机会。因疫情影响回国后,他和廖三宁一同到北控试训,廖三宁留队,他却再度被忽视。直到他来到上海试训,才终于得到赏识,从而叩开了CBA的大门。
他在球场上的风格独具特色。与传统的CBA青训后卫打法死板不同,他的美式球风观赏性强且符合潮流。本赛季是他在上海效力的第四个赛季。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经历起伏。出道即巅峰后,在第二个赛季他撞上新秀墙。不过,上赛季他成功破墙,在新帅卢伟的充分信赖下,他挑起了球队后场进攻的重担,这对上海一路北伐有着重要意义。
从数据来看,本赛季他为上海出战31场比赛,场均上场30.7分钟,得到15.1分、3个篮板和1.9次助攻,三项命中率分别达到51.4%、46.7%和80%。如果罚球准星找回来,他有望像菜鸟赛季那样跻身180俱乐部。目前,他的场均得分在全队排第四,仅次于外援洛夫顿、李弘权和王哲林,与第三位的王哲林仅差0.2分。在第三阶段还有十几场比赛的情况下,他有冲刺成为全队仅次于李弘权的本土二号得分手的潜力。
反观那两支错失李添荣的京城球队,现状堪忧。北控在廖三宁受伤后依赖张帆,北京在陈盈骏伤缺后,许利民只能重用方硕,他们在后卫线上挣扎。由此可见,当初错失李添荣,无疑是一种损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对于球队来说,错失一个潜力球员,或许会错过一个发展的良机。
李添荣的成功转型也启示着众多年轻球员。在职业体育这个竞争激烈的舞台上,或许在某个阶段会遭遇不被认可的困境。但不要气馁,就像李添荣一样,在合适的时机和场地,凭借自身的实力依然能够脱颖而出。在这个多元发展、充满机遇的时代,没有哪一处能够阻挡有实力且心怀梦想的球员。
对于李添荣自身而言,他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尽管他在上海队逐渐崭露头角,但篮球比赛充满变数。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罚球命中率,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得分位置,扩大自己在球队中的影响力。同时,随着球队战术体系的调整和其他年轻球员的成长,他需要更好地适应团队变化的节奏。
从整个CBA的大环境来看,李添荣的成长历程也反映出各球队在人才发掘和培养方面的不同特点。有的球队因为内部复杂的资历等因素,可能会让真正有潜力的年轻球员被埋没。而像上海队这样能够给李添荣机会的球队,无疑是更懂得挖掘潜力和培养新人的优秀典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