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4岁被父亲性侵,大脑创造出2500个人格,进行自我保护

答案在这儿 2022-10-22 12:03:19

一个人的身体当中最多可以装下多少个“灵魂”呢?

大部分人都只有一个,可是英国的珍妮·海恩斯却曾一次性塞了2500个到自己的身体中——因自己从4岁开始被父亲性侵,珍妮大脑创造出了2500个人格进行自我保护。

后来,她身体中的某几个人格甚至跟她一起站上了法庭,对其父亲的行为进行了控告。

珍妮·海恩斯与她的父亲

那么,为什么她能拥有这么多个人格呢?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珍妮·海恩斯的悲惨经历

珍妮·海恩斯出生于英国,并在1974年随着家人一起搬到了澳大利亚居住。

其实早在这之前,她父亲的残暴就已经有迹可循了,到了澳洲之后,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小时候的珍妮·海恩斯

我们常说虎毒不食子,但是珍妮的父亲证明了什么叫做禽兽不如,他不仅会对女儿打骂,甚至对其实施了性侵。那时的珍妮,每天都活在惶恐之中,她很害怕,却不能将父亲的施暴行为告诉任何人。

因为父亲用她的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作威胁,直言如果珍妮告诉别人,他就会再选一个无辜的人来施暴甚至杀死他们。

就这样,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之下,珍妮接连创造出了数个人格“无缝切换”,让他们来面对父亲的性情和暴力,帮助自己排解痛苦。

创造出多个人格来承担痛苦

这场噩梦直到她11岁那年才结束,到父母离婚前,珍妮都未曾向母亲吐露一点儿苦水,而是选择自我消化。可纵使父亲已经远离了她的生活,珍妮所受到的伤害和产生的心理阴影却久久无法消除。

珍妮父亲在长达7年的施暴过程中,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很多伤痕,并且还对她的一些身体器官造成了永久性的损伤。这就导致她在后来频繁出入医院,做了多次手术,来“缝补”自己残缺的身体。

造成的伤害无法抹除

可是哪怕身体修复了,心理却一直无法得到救赎。为了缓解自己的精神痛苦,她不断地创造出新人格,数量多达2500个,企图让他们来帮助自己面对灰暗的人生。

这之中,每一种人格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可以应对不同的情境。

比如珍妮创造出来的第一个人格,名为“交响乐”。

在珍妮的描述当中,交响乐是一个4岁的小女孩,从其父开始对她进行性侵和施暴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交响乐在帮她承担痛苦。

珍妮的第一个人格是个4岁小女孩

到了2019年,成功将父亲告上法庭的珍妮,在庭审现场,请出了自己身体中的那些人格,让他们分别控诉父亲的暴行。

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世界首次”,也让大家见识到了原来一个人的身体当中竟然真的可以住着那么多“灵魂”。

最终,法庭采纳了珍妮多重人格的证词,将她的父亲送进监狱度过余生。

在做完这一切之后,珍妮才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同时也毫不顾忌地向外界表示,要感谢自己身体当中各个小伙伴的帮助,不然她有可能撑不到现在。

获得“新生”的珍妮状态好了很多

珍妮的胜利不仅对世界上其他在童年时期遭受暴力或者性侵的人产生了鼓励的效果,还让大家对多重人格有了一定的了解。

多重人格障碍及相关特征

根据客观解释,多重人格一般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的数量不一定,有时只有一两个,有时却像珍妮这样,一次性能创造出几千个。

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当中,将多重人格定义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

多重人格的定义

不过依旧有人觉得这不够准确,因为患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有时可以轻松地做到对人格无缝切换,并且其个性明显区别于主人格。

因此在1994年,美国的精神病学会重新定义了多重人格,为其取了一个国际性官方名称叫做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简称DID。

多重人格有了一个官方名称DID

多重人格障碍的患者拥有多个特征,首先就是有两个及以上的人格,且每个人格都是相互独立且完整的,他们甚至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其次就是各个人格之间可能相互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只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并不会在人的大脑中“打架”,试图抢夺身体主权。

最后就是多重人格患者会出现记忆断层的情况,在各个人格交错的时候,会有大量的记忆意外丢失。

人格交错会导致记忆丢失

当然,对这种病症的诊断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需要长期观察和记录,才能慢慢摸清楚患者体内到底有多少个“灵魂”。

值得一提的是,多重人格障碍除了与童年创伤、精神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还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著名学者拉什顿研究了成人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的五种人格特质,得出其40%都来自遗传因素。

亲子关联存在潜在机制

此外,有些人总是将多重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混为一谈,这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多重人格的每一个人格都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接管身体,在这期间还是比较正常的,只是与主人格有所差异而已。

但精神分裂往往只有一个人格,其世界观是混乱、支离破碎的,胡言乱语的过程当中根本不是另一个人格的体现,而是彻底“错乱”,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在做什么。

精神分裂(左)并不代表多重人格(右)

并且根据研究来看,多重人格障碍主要是对内的,而精神分裂则是专注对外。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明白了,有时候电影为了夸张的叙述,会将两种病症杂糅在一起。实际上,多重人格障碍并没有演的那么恐怖。

那么,一旦患上这种病症还能治得好吗?

DID患者其实有着多种应对策略

如何进行治疗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多重人格障碍一旦出现,就会伴随患者一生。而大多数的治疗,首先是为了不让新的人格源源不断地出现,其次则是为了让“主人格掌控身体的时间”变成,“慢慢减轻亚人格对本体的影响”。

但是,哪怕治疗效果很好,在遭遇压力或者刺激的时候,亚人格还是会突然出现,这是无法避免的。

如今人们通常会对这类患者进行催眠,让主人格与亚人格建立某种沟通关系,告知他们俩本身是同一个个体,让其达成共识。

催眠患者,让其人格进行交流

此外,心理医生还需要让这些人格感受到的痛苦得以宣泄。

比如说珍妮的第一个人格交响乐,她就经历和目睹了最恐怖和绝望的事情,所以只有在后续的引导之下,才能让这个人格放下心结。

当然,庭审的胜利,以及施暴人受到制裁的结果,也会对其产生心理安慰。

0 阅读:5
答案在这儿

答案在这儿

深耕疑问,重在科普,尽量专业,解析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