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7国少失利:主帅能力与管理短板交织之困

体坛异想者 2025-04-09 11:11:34

U17国少队在前两场比赛中输了球,没能出线。之后,很多媒体都在讨论这件事。4月8日,有一家大媒体说,主教练上村健一可能会被足协不用了。不过,我觉得现在就下这个结论还太早了,因为他应该负责的事情可能只有一半。原因有两个:第一,球队的整体实力确实有限,不是靠教练一个人就能改变的;第二,青训体系的问题也影响了球员的成长,这不能全怪教练。

中日韩三强为何都输了上村健一作为主教练,他的问题挺多的。他没怎么参加过大赛,所以准备比赛的时候也出了一些状况。据说输给乌兹别克斯坦后,宋凯连夜把中方的管理和教练团队召集起来开会了。他们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比赛结果让球迷不满意;另一个就是为什么会和之前对韩国队的比赛表现得完全不一样。大家想知道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有个姓马的知名记者(他一直跟着球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一开始备战就出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没有被及时解决。主要原因就是国际比赛打得少了——去年打了10场,今年才2场。上村健一因为缺乏大赛经验,只能按着预选赛的方式来准备,甚至还担心输球会影响士气,所以拒绝了一些热身赛的邀请。

上村健一没注意到高原对球员身体和比赛的影响(我们提醒过他,但他没当回事)。备战期间训练量和强度比预选赛时还低,主要是因为在三水集训时几个主力受伤了,而且亚洲杯的对手比之前的热身赛和预选赛强多了。

管理部门:缺少大局观上面这三点,足协青少部其实很清楚,尤其是前两点。因为世少赛扩军了,亚洲参赛队伍增加了一倍,其他国家都很重视。但管理部门没有大赛经验,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比赛,所以对国少队的备战计划既没法给出宏观指导,也谈不上有效把控,只能让上村健一按自己的想法来。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的业务水平不够,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实际上,热身赛尤其是国际热身赛太少了,很多媒体当时就有不同声音,甚至提出质疑。包括高原的问题,媒体也报道过,提醒教练组注意,并建议去适合的地方针对性训练。这个道理连普通球迷都明白,除了上村健一不在意之外,我们这边也只是照例通知一下了事。

国少体能短板被对手摸透两场比赛中,国少队大概在70分钟以后体能明显下降。乌兹别克斯坦的主教练伊斯莫伊洛夫赛后直接跟媒体说:“中国队到60分钟以后就会觉得累,你们要继续加大压力,踢得更凶一点。”这就能解释为啥球迷看比赛的时候,会觉得国少队没劲了,对方却一直猛追。而且也能说明为啥和预选赛相比,这两场表现差距那么大。其实这些问题,在准备阶段就已经定下了。乌兹别克斯坦队早就摸透了我们的底细,心里早就有数了。

日本U17国少队的困境与对策在高原打比赛时,空气稀薄和风速变化会对球员的技术发挥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因素加上球员的身体状态,常常会让球队表现得判若两队。从整体来看,我觉得上村健一的问题主要是经验不足,特别是在应对高原比赛这种特殊情况上。他确实是有能力的教练,这一点大家都能认可,而且预选赛的成绩也证明了他的实力。不过,自从请了他当主帅后,管理团队的能力短板就显现出来了。要是管理层够专业、有经验,那U17国少队应该会多参加国际比赛来积累经验。还有,训练强度和球员伤病之间的平衡问题,难道真的那么难处理吗?为什么非要听任主教练减少训练量、不安排热身赛呢?这确实让人想不通。

足球青训需综合提升你说得对,体育这事得靠真本事。云南玉昆这支队伍很多人都熟悉,比起“云南红塔”可能更接地气些。高原反应确实是个问题,别的队去那边比赛得提前适应,不然体力受影响。再说到指挥这事儿,打仗也好,比赛也罢,主帅的作用太重要了。就像你提到的诸葛亮,能力再强,后方要是乱来,前线再厉害也没用。所以,国少队没进世少赛,教练可能担一半责,但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要是因为这事把教练全盘否定,那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可能是有人想推卸责任吧。

0 阅读:2
体坛异想者

体坛异想者

以独特视角,异想天开解读体育,带来不一样的体育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