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一天,广东韶关一农户家中,6岁的男孩光着脚蹲在灶堂旁,好奇地玩火,他并不知道这会带来一场困境。
突然一声爆响,火苗窜出,瞬间烧到了他的衣袖上。
右手被烫伤的剧痛让男孩尖叫着跑向院子,试图找到水源灭火。
这一连串的动作,把一旁的邻居老太太都吓到了。
邻居老太看起来是想跑去叫人帮忙,而男孩则在慌乱中拿起院子里的大水瓢,舀水浇在自己身上。
三瓢水浇灭了他身上的火,然而剧痛仍然让他瘫坐在地,大声哭泣。
这条视频被孩子的堂姐发布到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
奶奶的反应:救火还是打骂?
这段视频中的另一个主角,就是男孩的奶奶。
她听到声响后从屋里奔出来,第一眼看到的是还未完全灭掉的灶台火苗。
她迅速灭火,却没有立即注意到男孩的烧伤。
接下来的一幕,让不少网友心寒。
奶奶不但没有安慰痛哭的孙子,反而愤怒地拍了他一巴掌,还拿起扫把追打。
很多网友不同意奶奶的这种做法,认为她应该先处理孙子的伤情。
孩子已经经历了烧伤的痛苦,再加上受到打骂,身心饱受摧残。
社区、家庭教育中,此类忽略孩子心理感受的情况屡见不鲜。
我们是否该反思,在发生意外时,对于孩子的第一反应到底应该是什么?
网友热议:谁之过,谁之错?
视频在网络上传开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巨大争议。
有些人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奶奶的反应确实不妥,教育不应该靠打骂,尤其是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
另一些人则认为,奶奶也是因为紧张和害怕,情急之下做出这样的反应,可以理解,但也建议反思教育方法。
视频中的另一位老人的反应也引起了讨论。
有人指责她没有直接帮忙灭火,而是试图叫男孩跟着她跑出去。
或许,她在那一刻也遭到了巨大的惊吓,导致行动迟缓。
无论如何,这个男孩用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成功自救,虽然最后还是被烧伤进了ICU,但没有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结语:孩子需要关爱与正确引导在这起事件中,男孩表现出的勇敢和机智让许多人敬佩,但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否应当更加包容和理性?
特别是在他们犯错或者遇到危难时,打骂绝非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可能会造成孩子短暂的心理创伤。
与孩子相处,特别是面对他们调皮捣蛋时,成年人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温情。
我们可以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为孩子树立一个关爱、理解和正确引导的行为模型。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更多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简简单单的责罚,而是一份理解和正确的引导。
看到这个小男孩的遭遇,我们能做的就是反思:下一次,如何才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做出更加温柔且正确的选择。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路上少不了磕磕绊绊,但有了大人们的正确引导和宝贵的耐心,他们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健康和坚强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