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军事指挥官,为何三野有多人敢对粟裕拍桌子?四野的人却对林彪言听计从

小文哥来了 2024-03-28 20:03:51

同样是军事天才,为什么三野有很多人不服粟裕,而林彪却能在四野说一不二?作为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粟裕将领三野打了许多大仗,立下了赫赫的功劳。但即便如此,在三野中,还是有人对粟裕不服气,很多将军不听命令,甚至当众拍桌子。然而,林彪在四野中的情况与粟裕完全相反,他们在军事上很难分辨。

然而,林彪在四野的内部地位非常高。他说了一句话,基本上没有人反驳他说的话。即使是脾气暴躁的著名刘亚楼,听到林彪的招候,也立刻恭敬地小跑了过去。另一方面,三野宋时伦赶在会上当面顶撞,不接受命令。许世友经常不听指挥,摔断粟裕的电话。陈士渠也越级报道,不给粟裕面子。谭震林在华野初期打得不好,曾写信批评粟裕。当然,粟裕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性格也不用说,他已经多次推迟了司令的任命。然而,从我军四大野战军的军事主观来看,粟裕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缺乏资格。

粟裕在红军时期的地位并不突出,从最基本的士兵开始。而且在我军最初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粟裕的地位很低,从来没有指挥过战斗。此外,这一时期最高只担任第七军团和后来第十军团的参谋长。这两个军团实力较弱,只能算是红军的偏师。后来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此离开了中央区。至于后来的长征,粟裕也缺席了。北上抗日后,由于军团指挥员指挥失误和武器装备落后,红十军团在与敌人作战时几乎全军覆没。军团指挥官刘、方志敏在秦淮州英勇牺牲,粟裕带领800多人冲出重围。后来改编成挺介师到这江建立根据地。与敌人搏斗时,唯一的广播电台被摧毁,从此失去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甚至中央政府一度不知道这支部队是否还存在。

没有参加长征,长期与中央政府失去联系,这使得粟裕在我军期间缺乏参与感,在资历排名上也显得薄弱得多。纵观林彪的经验,我们曾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长、8路军115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与粟裕相比,我们的地位总是更高。无论是长征还是到陕北,林彪领导的队伍始终是我军的绝对主力军,在我军的许多生死关头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中,虽然他已经好几年没有到达前线了,但最初的平型关大捷发挥了八路军的势头,一举扩大了我们党的影响力。这使得林彪在我军的存在感和经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解放战争期间,林彪转向东北,带领军队与国民党军队斗争。后来,随着东北局的重组,林彪掌握了军事和政治权力,拥有绝对的发言权。特别是林彪带领四野盘活复杂的东北局势后,声望和威望达到顶峰。此外,大多数四野军团级干部和军事干部早在红军时期就是林彪的下属。面对一位能带领大家不断获胜的老首长,谁会有什么意见?此外,林彪在生活中很严谨,不苟言笑,但如果涉及到军事事务,特别是在谈论战术问题时,林彪似乎变成了一个人,立即从一个闷热的葫芦变成了婆婆的嘴。林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注重学习,善于思考,提出了三三制、一点两面等多种著名战术。而且他认为下属了解自己的战术很重要,只有了解原因,才能彻底执行。因此,林彪在讲解战术时,不再惜词,现在他会用简单易懂的话来讲解。不仅好理解,而且战斗可以使用。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四野部队的战术素养再次得到检验。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以高超的战术素养弥补了火力的不足,战胜了火力强大的美军。运动战阶段最能体现志愿军的战术水平。在此期间,除了负责第二次战役的三野九兵团东线长津湖作战外,四野部队基本上打了一到四场战役,晚上穿插迂回,使敌人无法防范。李奇微甚至说,中国人在夜间的进攻特别神秘,令人难以置信。

第五次战役中,四野参战部队减少,只有39、四十两军,其余九军都来自其他三野。由于种种原因,第五次战役并不理想,志愿军的战术素养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林彪非常重视战术,特别是下属和士兵对自己战术理解的重视,使全军都能理解每一次行动的目的和原因。如果你能理解,就不会有质疑的声音,指挥会更流畅。而粟裕则不同,他比林总算更细,他不会向将军们深入讲解自己的意图。下面的干部知道他们可以和粟裕打赢仗,但他们知道如何打赢。从粟裕的角度来看,很多事情都是机会,但下辖将领认为太冒险了。而且这些大战往往是在敌人的包围圈里来回移动,战斗机瞬间被发现。有时候和下属的将士解释具体原因往往来不及,频率也不能一样,自然会发生一些争吵。比如孟良崮战役前夕,许世友就发脾气了。

事实上,孟良崮战役从战前准备就充满了观念冲突。此外,粟裕一开始并没有将歼灭敌人的目标锁定在74师,而是错失了这个机会。此外,在孟良崮之战中,粟裕的作战目标一直在变化。谁在战斗还不清楚。军队不仅来回奔波,而且很累,思想也有点困惑。他们想打谁?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导,士气受挫,也让一些指挥官不理解甚至不满。当粟裕最终决定打张灵甫时,华野各种因连续动员敌人,自己也有点累。当时,粟裕刚刚命令九纵向东聚会,准备与桂系第七军作战。然而,在当晚确定敌情后,他发现与张灵府作战的机会已经到来,并立即命令九纵等部队立即返回孟良琏地区。九纵刚连夜走了70多里,一纸电令又要回原地了,九纵上下的怨言可想而知。

粟裕因事而变。但在许世友看来,这是让他们白跑,只是在电话里,甚至说了一些丑陋的话,当然,许世友仍然执行了命令,但彼此的心没有解开。粟裕的每一场战斗都给人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而别人对自己不太了解的一般都是不可信服的。正是由于战术上的不理解,新四军士带领的叶飞、陶勇、王必成管文卫纵队是粟裕在华野指挥的最方便的。其他魏国卿、徐世友、宋时伦都不太服从。这就是粟裕和林彪的情况。另一点是粟裕性格平和,所以在一些老革命眼里没有这种威严。面对部队的争执和不满,粟裕的处理相对柔和。济南战役开始前,宋时伦对军队再次作为阻击任务感到不满。他甚至在会议上当众发脾气,拍了拍桌子,摔门离开了会场。他还威胁说,军队应该休息一下,不能参加战斗。战争即将来临,将军们对指挥官如此不尊重,在军队中是一大禁忌,甚至可以说要受到严厉的对待。毛主席得知后大怒,直接向华野发出指示,宋行为极不当,应撤职。

然而,在收到毛主席的电报后,粟裕并没有按照毛主席的命令,而是替宋时伦求情,让他保留职务,等到战后再一一处理。战斗开始后,宋时伦还担任了西线的主要任务。至于宋时轮的行为,因为战斗打得好,事后就没了。除宋时伦外,九纵聂凤之在战斗中也出现了擅自改变军令的情况,战后也没有得到处理。正是因为粟裕的宽容态度,很多将领心中缺乏威严感。虽然这里有粟裕爱护将领的成分,但战斗中的禁令不仅是战斗胜利的关键,也是指挥官命令执行的关键因素。正如罗荣桓训斥他的将军不及时报告战争情况时所说,战争取决于你的话。我很沮丧。指挥官该怎么办?

粟裕的宽容让他的将军在执行命令时可能执行不到位,甚至质疑。另一方面,林彪,在四野中,虽然平时不苟言笑,但在处理重大事件时往往非常果断。例如,如上所述,如果纵队指挥官没有及时报告战争情况,如果罗荣环没有站出来处理,指挥官可能会被撤职,或者可能会被枪杀。战争不是儿戏,而是关系到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俗话说,慈不掌兵就是这个道理。赏罚分明,四野士兵自然会依令行事。与粟裕相比,林彪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更加努力,这实际上增加了他的威望和历史上的不足。两名野战军合并,各自的战术打法不适应,粟裕性格温和,不满甚至面对面碰撞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毛主席想把陈老总调走,离开华野。为什么粟裕试图留住陈老总?毕竟,当时大多数这些事情都是陈老总站出来帮助粟裕压制和解决的。虽然粟裕在华野没有像林彪在四野那样说同样的话,但这并没有影响他辉煌的成就,如果粟裕在华野的威望足够强大,他在豫东战役或济南战役中的成就可能会更加辉煌。

14 阅读:4618
评论列表
  • 2024-09-16 15:35

    林总不仅是元帅,是统帅的才能……所以能带出四野大军……

    喵仙人 回复:
    林帅党政军都牛,粟大将只精于军事,所以林帅能成为曾经的接班人。
  • 2024-03-29 13:29

    粟裕战神!

  • 2024-09-17 08:20

    502,淮海战役排五号,全国排多少,怎么可能元帅

  • 2024-03-29 21:45

    粟裕打仗真是用兵如神!他评元帅当之无愧。

  • 2024-09-21 02:08

    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从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来,粟裕不如101,哪怕再能打神仙仗,也只能为将,不能为帅

  • 2024-09-18 16:15

    抗大校长

  • 2024-09-18 08:59

    林总虽然没参加抗美援朝,但他的兵去了,战斗力没得说。侧面说来,也算有一小部分的功劳。

  • XyqL 4
    2024-09-18 13:59

    因为三三制一点两面是实打实的降低伤亡率,成果显而易见。这种总结能力对于经验高于理论的纵队首长是欠缺的

  • 2024-09-19 16:34

    资历的问题!

小文哥来了

简介:每天分享情感故事,看人间百态,品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