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地缘政治与能源格局中,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做出了脱俄断电并接入欧盟电网的重大决策。
这一举措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为了能源领域以及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事件。
从表面上来看,三国好像朝着融入欧洲能源这个大集体、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性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不过实际上,在这背后潜藏着许多不能够被忽视的代价。
经济代价
1、电价上涨
长久以往,俄罗斯按比市场低30%至50%的价位给波罗的海三国供应电力,这毋庸置疑是三国经济进展以及民众生活的关键支撑。
不过脱俄之后,三国电价如坐火箭般飙升。在俄乌冲突这个时间段里,立陶宛的电价曾经一下子猛涨到每兆瓦时571.88欧元,与俄罗斯大概0.5元每度的低价相比较,在这个时候的电价已经上升到约3.8元每度,涨幅是非常大的。
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的情形亦是如此,电价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电价的猛然飙升径直致使民众的生活成本快速增加,好多家庭只得减少电器的使用,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对工业企业来说,因为用电成本高,所以利润空间就变小了。有些企业都得采取减产或者停产的办法,这给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有就业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影响。
2、改造费用
为了顺利接入欧盟电网,三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电网升级改造。
据统计这一工程总耗资约16亿欧元,虽然欧盟承担了其中75%的费用,但三国仍需自行分摊剩余的4亿欧元。
看起来分摊的金额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如果考虑到三国的总人口仅仅在600万左右这个情况,这样人均所承担的负担就高达67欧元。
以立陶宛为例,其在能源转型上的投入更是高达30亿欧元,占全国GDP的4%,而欧盟提供的支持却不足5亿欧元,巨大的资金缺口给立陶宛的财政带来了沉重压力。
这使得三国在其他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之类的领域的投入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依赖循环
三国本期望通过脱俄接入欧盟电网来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实现能源独立。
不过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因为地理位置以及自身能源结构存在限制,三国在脱离俄罗斯依赖之后,很快就陷入了对于欧盟的一种新的依赖循环之中。
在能源供应这块,他们得靠着欧盟的能源分配才行;至于价格调控,他们自己没有话语权了,完全被欧盟能源市场的波动给左右着。
这种崭新的依存关系,使得三国在能源这个范畴内,仍然难以掌控主动权,也未能达成真正的能源自主。
技术代价
1、孤岛测试风险
2022年2月8日,三国正式断开与俄电网的连接,进入“孤岛模式”。
在这种模式之下,三国单单凭借本土的发电厂以及较为有限的输电线路来维持电力的平衡,其难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拉脱维亚电网运营商曾经表明,在“孤岛测试”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得时时刻刻精准地去控制电压以及频率,但凡有任何一点儿细微的差别,都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反应,进而致使大面积停电。
比如说要是发电设备出了毛病,备用电源能不能快速地启动起来,并且一直维持电力供应,这就会变成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稍一疏忽,整个国家便有可能陷入昏暗之中,交通方面会瘫痪,通信也会中断等诸多问题随即接踵而至,给社会秩序以及经济活动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2、电网稳定性挑战
欧洲电网所采用的为50Hz这一标准,不过三国原先的BRELL系统长时间以来都在与俄罗斯电网保持同步运行,其频率标准存在着差别。
在切换到欧洲电网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复杂的50Hz标准切换及频率匹配问题。俄罗斯能源部曾经发出过警告,这种“拼凑式”的接入办法,极有可能会致使区域性的电压出现起伏。
在冬天也就是每年的十二月到次年二月这段时期,在用电高峰时段,电网的负荷将会增大,电压波动的现象或许会更加明显,甚至有可能出现限电的情形。
倘若实行限电,不但居民的生活会被波及到,而且工业生产也得被迫停止,从而给经济带去极为重大的损失。
3、反向冲击风险
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因为三个国家切断了其网络连接,故而不得不自行提供电力。
因为加里宁格勒的电力系统跟三国电网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当这个地区电力出现过剩情况的时候,就有很大可能会通过剩余电流朝着相反的方向对波罗的海电网产生冲击。
这种反向的冲击或许会致使电网发生短路现象,以及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误动作等这类技术方面的故障,从而对整个波罗的海地区的电网在安全稳定运行方面构成严重的威胁。
倘若出现反向冲击,修复电网故障不但得耗费诸多的时间与资金,而且有可能给当地的经济以及社会带来长久的负面效应。
地缘代价
1、安全风险
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相邻的边境线长度为1200公里,这般长的边界,于地缘政治层面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三国脱离俄罗斯并接入欧盟电网之前,由于存在能源合作的这种关系,所以双方在边境地区一直维持着一种相对较为稳定的安全局势。
不过断网之后,双方的军事对峙明显激化。俄罗斯于加里宁格勒布置了伊斯坎德尔导弹,此举动致使三国的安全态势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三国只得加强边境的军事防御,增添了国防预算,这不但耗费了诸多的资源,而且使地区的局势愈发紧张,随时都有可能诱发冲突,给三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能源主权稀释
欧盟在为三国提供资金支持接入电网的背后,隐藏着德波企业加速收购三国电网公司股权的现象。
随着股权持续地发生变更,三国在能源规划方面、电价制定过程中以及能源项目审批等领域的主权逐步地被削弱了。
例如在能源项目建设方面,三国原先能够依据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实际状况来进行规划,不过如今却只得承受德波企业以及欧盟的双重束缚,没办法自行决定能源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事宜,能源主权遭到了极为严重的削弱。
3、战略自主削弱
欧盟以“能源安全”为由将三国电网纳入统一调控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三国在能源决策上的自主决策权丧失殆尽。
当欧盟在拟定能源政策的时候,三国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这种状态,不能够按照自身的国情去制定合适的能源发展战略。
例如在能源供应较为紧张的时期,欧盟的统一调配或许不能够满足三国的实际需求,不过三国却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样的局面,其战略自主性遭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削弱。
结论
波罗的海三国脱离俄罗斯并接入欧盟电网的这一决策,尽管存在着其较为复杂的地缘政治以及战略方面的考量,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经济、技术以及地缘等领域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这一事件切实地展现出,能源决策跟国际关系之间紧密的联系,以及相互间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在拟定能源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地权衡好有利和不利之处,把经济技术以及地缘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都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小心谨慎地作出决策。
不然或许会于追求能源安全的路途当中,陷入新的窘境,付出难以承担的代价。
对别的国家来说,波罗的海三国的经历给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这让各个国家在能源领域的每一个行动都得认真考虑。
UC网友18xxxx5296
付出个P,一天就接入完成,具体是17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么长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和俄“衔接”的越深就越受伤
不看回复 回复 02-17 16:40
说了一通废话,还特么历史事实,试问是啥历史事实?正常人眼睛看到的只有欧盟电价比俄网电价贵,这就是不争的事实。事实证明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为了当狗,真是不惜重金投入啊
风之 回复 02-15 21:37
[得瑟][得瑟]乖
白云无尽时
存在就是合理的
独角的猪猪
代价就是让你挣了5毛。
贫僧可能不戒色
不作死就不会死,三傻快换主子了
歪果仁
远离魔鬼👹
醉人的花香
以前占领一个国家需要把城全部占领 现在占领一个国家 只需要把那些议员拿下就行了 拿钱砸😁
避风港
同学们啊!一样的东西人家非要买贵的,这说明人家是发达国家啊,为了能让“大哥”看👀到自己都这样玩儿了,这是🈶多么想出头呀!!!
贺兰山
他们可不这么想,还是歇歇吧
子衿
三个跳梁小丑
三生三世对对对
波罗地三傻,各种骚操作不奇怪。
我心永恒
自找的
游客
一大堆屁话
用户10xxx47
0.5元一度的电也叫贵吗?
不看回复 回复 02-17 16:41
那是欧元,而且0.5欧元是俄罗斯的电价,欧盟的是这个的数倍好吧
风飞沙
三国现在还活着证明这些都不是事
用户10xxx01
欧版脱钩断链。
红旗迎风飘
代价是民众的,与政客无关
用户18xxx28
一时!过一年不年会降
冬荷
俄是不是可以成立个小组,专职帮他们维护关键线路🤭
氧气
我都没懂了,都确定用欧盟的了,俄罗斯为啥还要等到到期打脸?直接提前断了啊。
稻田盛开红苕花
这么简单的账,人家不会算?这三国里面,肯定有比你聪明的。
笑看风云
远离毛子就对了
zues
宁死也不和毛子混!😂
菠萝菠萝蜜427
自由什么价?
钢都有铁有山有水有才子
反正就是这三国美女每天多接几个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