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领域,“多杀多” 是一个常见术语。它指的是原本做多的投资者,也就是那些预期市场价格会上涨而买入相关资产(如股票、期货合约等)的群体,在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比如出现不利消息、市场情绪突然转变、资金压力等情况,转而做空,开始大量抛售手中资产。众多投资者这种集中抛售的行为相互影响,就如同发生踩踏一般,致使资产价格急剧下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简单来说,就是做多者们从原本的 “同盟” 变成了相互 “挤压” 的关系,进而对市场价格造成极大冲击。
(二)常见表现形式股市中的 “多杀多”:在股票市场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例如,众多投资者预期某只股票股价将会上涨,所以纷纷买入做多,使得股票需求增加,推动股价上升。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并未如大家预期那样发展,股价并没有出现理想中的上涨幅度,甚至还出现了下跌趋势。这时,那些原本期待通过股价上涨获利的投资者,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就会在收盘前竞相抛售手中的股票。大量股票被抛售到市场上,而买盘力量相对不足,就导致股价大幅下跌,这就是典型的股票市场 “多杀多” 现象。而且这种情况在机构投资者中表现得也较为明显,当市场行情不稳定,股票处于重要支撑位置且市场方向不明朗时,一旦有负面消息出现,对投资者心理造成较大影响,他们急于抛售股票,就容易引发 “多杀多”,进而造成股价大跌。
期货市场中的 “多杀多”:在期货市场,“多杀多” 现象同样时有发生。当多头(看涨方)在价格上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比如市场情绪从极度乐观突然转向悲观,像出现经济数据不佳、政策调整或者国际局势动荡等负面消息,使得投资者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发生反转,原本看涨的多头们开始担心利润回吐或者害怕市场彻底反转,便迅速撤离,大量卖出期货合约。又或者因为资金压力,当市场资金大量流出,即便期货合约对应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性变化,但缺乏买盘支撑,价格也会下跌,此时若多头投资者因保证金不足被强制平仓,就只能被迫卖出合约,进而导致价格进一步急剧下跌,形成 “多杀多” 的局面。这种集体抛售行为往往还会造成所谓的 “踩踏” 效应,让市场短期内出现剧烈波动,交易量激增,市场情绪也从乐观变为恐慌或极度悲观,严重影响市场的平衡与稳定。
二、引发 “多杀多” 的导火索有哪些?(一)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往往是引发 “多杀多” 现象的重要导火索之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时,整体的市场需求会受到抑制,例如工业生产需求下降,像铝等大宗商品的消费量随之减少,这就给其价格带来了下行压力,原本做多相关资产期待价格上涨获利的投资者,面对不利的市场形势,就容易改变策略,加入抛售行列,进而引发 “多杀多”。
再比如,在国际贸易局势紧张或者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阶段,资金会趋于避险,从各类风险资产中流出,使得一些资产的市场买盘力量减弱,价格难以维持在高位。那些做多股票、期货等资产的投资者,担心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造成更大损失,就可能纷纷抛售,众多投资者这种集中抛售行为相互影响,最终导致 “多杀多” 现象出现,让资产价格急剧下跌,形成恶性循环,对市场的稳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都会带来较大冲击。
(二)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市场供需关系一旦失衡,投资者心态和策略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催生 “多杀多” 现象。以商品市场为例,如果某种商品(如铝)出现供应过剩,而需求增长却乏力的情况,市场预期就会变得悲观。对于持有该商品相关做多合约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预期未来价格上涨获取利润的可能性降低,甚至可能面临亏损,这时便会调整投资策略,开始抛售手中资产。
当一部分投资者这样做后,市场上资产供给进一步增加,价格加速下跌,更多的做多投资者见状也会恐慌性抛售,大家都想赶在价格更低之前脱手,就如同发生踩踏一般,形成 “多杀多” 局面。同样在股票市场,若某一行业新股发行过多,市场上股票供应量短期内大幅增加,而行业发展又面临瓶颈,需求跟不上,股价就容易下跌,做多的投资者为避免损失而抛售股票,也容易引发 “多杀多”,严重破坏市场的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机制。
(三)政策因素作用政府出台的各类政策对市场影响深远,也是导致 “多杀多” 情况出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环保政策方面,如果加强对某一行业(如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环保要求,相关企业可能面临限产停产等情况,这会影响该行业产品(像铝等)的产量和供应情况,进而影响其价格。当政策刚出台时,投资者预期改变,做多的投资者担心后续价格下跌,便会开始抛售资产。
产业政策同样不容忽视,政府若对某些新兴产业扶持力度减弱,或者对传统产业进行去产能等调整,对应的资产价格就会受到冲击。以光伏产业为例,若补贴政策退坡,行业发展预期变差,原本做多光伏相关股票或者期货合约的投资者,害怕利润回吐,就会大量卖出,引发 “多杀多” 现象,使得资产价格急剧下降,市场也陷入动荡之中,所以投资者必须时刻关注政策动态,提前做好应对策略,以防被 “多杀多” 波及。
三、“多杀多” 带来的市场连锁反应(一)对产业层面的冲击1. 铝生产企业方面当 “多杀多” 现象出现,比如铝价等资产价格会因之出现下跌情况。对于铝生产企业而言,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原本企业基于对市场价格上涨的预期进行生产等安排,可随着 “多杀多” 引发的价格跳水,原本可以获取的利润大打折扣,甚至不少企业会陷入亏损的境地。为了减少损失,一些企业不得不选择减产,控制产量来应对价格的不利变动,更有甚者只能无奈停产。像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阶段,工业生产需求下降,铝消费量减少,铝价面临下行压力,做多铝相关资产的投资者改变策略抛售,引发 “多杀多”,铝生产企业的订单量锐减,成本却依旧存在,稳定的生产经营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上游的稳定性,后续恢复起来往往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成本投入。
2. 下游使用企业方面对于那些使用铝等相关原材料的下游企业来说,“多杀多” 带来的影响也是复杂的。短期内,由于原材料铝的价格因 “多杀多” 而降低,使得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成本优势,例如一些铝制品加工企业,成本的降低能让其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暂时增强。但从长期来看,铝价因为 “多杀多” 变得不稳定,企业难以准确进行生产规划,成本预算也变得困难重重。因为企业无法确定后续铝价到底是会继续下跌还是回升,如果按照当前低价的铝进行大规模采购等生产安排,一旦后续铝价回升,成本就会快速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而若一直等待更低价格又可能面临生产停滞等问题,所以长期的生产经营节奏很容易被打乱,对产业链下游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后续影响。
(二)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1. 投资者情绪方面“多杀多” 一旦发生,恐慌情绪就会在投资者群体中迅速蔓延开来。原本大家都是抱着做多获利的预期进入市场的,可随着市场形势急转直下,投资者们看到身边的人纷纷抛售资产,害怕自己的资产价值进一步缩水,就会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在这种恐慌情绪支配下,投资者很难再保持理性的投资决策,往往会盲目跟风抛售手中还未抛售的资产,急于从市场中抽身,而不再去仔细考量资产本身的价值以及市场后续可能的走向等因素。而且这种恐慌情绪带来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即便 “多杀多” 现象暂时缓和,投资者在后续进行投资决策时也会变得格外谨慎,甚至很多投资者会选择长时间远离市场,使得市场整体氛围从原本的相对活跃和乐观变得谨慎、悲观起来,对整个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和后续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2. 期货等市场表现在期货市场中,“多杀多” 往往会导致资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比如,当市场情绪突然从乐观转向悲观,或者出现经济数据不佳、政策调整等情况时,原本做多的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期货合约。随着抛售行为的加剧,市场上合约供给迅速增加,而买盘力量难以承接,价格就会急剧下跌。这种情况下,很多投资者会因为资产价格快速下降而出现保证金不足的情况,按照期货市场的规则,当保证金不足时就会被强行平仓,而这些被强行平仓的行为又会进一步增加市场上合约的抛售量,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如此恶性循环,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让市场陷入更加剧烈的动荡之中。例如在某些有色金属期货交易中,一旦出现 “多杀多”,相关金属期货价格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大幅跳水,众多投资者的资金瞬间缩水,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也会被严重破坏,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步恢复平稳。
四、典型 “多杀多” 案例深度剖析(一)港股案例以马可数字科技(HK|01942)为例,来深度剖析港股中的 “多杀多” 情况。此前,马可数字科技出现了典型的 “多杀多” 局面,这一情况在港股通用户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不少投资者陷入了严重的恐慌情绪之中。
从市场背景来看,一方面,港股市场整体环境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其流动性相对美股和 A 股来说比较弱,市场深度不足,这使得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容易引发较大的波动。像马可数字科技这类股票,有较多港股通用户参与,而港股通是纯多头通道,投资者大多只能做多。当股价走势不如预期时,可操作的应对策略相对有限。
再看股价走势,在出现 “多杀多” 期间,股价波动剧烈,例如有阶段换手快接近一半,股价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投资者原本期待股价上涨获取收益,但实际情况却是资产价值不断缩水,导致心理防线被逐步击破。
从投资者行为角度分析,众多原本看多并持有该股的投资者,开始担心股价进一步下跌造成更大损失,所以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而由于市场承接能力有限,大量的卖盘涌出却没有足够的买盘来消化,就使得股价加速下跌。这种投资者之间相互影响、竞相抛售的行为,如同发生踩踏一般,让股价陷入恶性循环式的下跌之中,最终形成了 “多杀多” 的典型场景,也让不少投资者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尤其是那些持有较大仓位且成本相对较高的港股通散户们。
(二)A 股案例我们来看沪深两市中在特定日期尾盘上演 “多杀多” 悲剧的案例,比如在 8 月 11 日尾盘,沪深股市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当时的指数走势方面,上证指数收报 3340.29 点,下跌 38.96 点,跌幅 1.15%;深证成指收报 13466.27 点,下跌 191.04 点,下跌 1.40%;中小板综下跌 1.41%;创业板综下跌 1.89%;科创 50 大跌 2.85%。两市成交金额合计 1.13 万亿元,比周一萎缩 2%。上证指数微微高开后,空方纵容多头启动银行板块迅速攻占了 3400 点,高见 3409.06 点后,双方在 3400 点展开争夺战,期间新华 A50 不断走高,可沪指高点却在微微下移。一直持续到下午 14 点 05 分,当多头再也无力站稳 3400 点时,新华 A50 突然跳水,沪指陡崖式大幅下挫,一直砸到 14 点 53 分的 3336.09 点,终盘报收于 3340.29 点,失守了 5 天、10 天均线大关。
个股涨跌表现上,盘面个股普跌,ST 股批量跌停。当日两市涨跌个股比例是 656:3206,涨停的非 ST 股锐减至 50 只,涨幅大于 5% 的股票仅 65 家,跌停的非 ST 股 19 只,跌幅大于 5% 的股票 270 家。防御型品种相对较强,酒店餐饮、奢侈品、酿酒、食品饮料等消费类板块以及船舶、农林牧渔、银行等防御类板块不同程度收涨,不过,当年以来的热门品种全线暴跌,公共交通、黄金、操作系统、证券、信息技术等板块跌幅都达到了 3% 以上,而且随着中报密集披露期临近,大批 ST 股掀起了跌停潮,保壳大战再度打响。
背后引发 “多杀多” 的综合因素是多方面的。市场对 IPO 海量发行存在担忧情绪,这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众多原本做多的投资者看到市场走势不佳,害怕自己手中的股票价值进一步下降,便开始在尾盘集中抛售股票。当一部分投资者开始抛售时,其他投资者见状也纷纷跟风,大家都想赶在股价更低之前脱手,进而导致市场上股票供给大量增加,而买盘力量又相对不足,最终使得股价急剧下跌,上演了 “多杀多” 的悲剧,也让市场风险进一步升级,后续 3200 点更是面临严峻考验。
五、面对 “多杀多” 投资者和企业如何应对?(一)投资者策略调整在面对 “多杀多” 现象时,投资者可从以下几方面调整策略,以降低损失、把握机会。
首先,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多杀多” 出现时,市场情绪往往极度恐慌,股价或其他资产价格波动剧烈,但切不可盲目跟风抛售。此时需对自己持有的资产进行深入分析,比如投资的是股票,若公司基本面良好,业绩稳定增长,所处行业前景广阔,那短期的价格下跌很可能只是市场的过度反应。例如,一些具有核心技术且行业需求持续旺盛的科技股,即便在大盘出现 “多杀多” 导致股价暂时下跌时,后续也可能凭借自身优势快速回升。
其次,控制仓位至关重要。在市场不稳定,尤其是存在 “多杀多” 风险的情况下,过高的仓位会显著增加风险暴露程度。投资者应提前依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规划好仓位,避免因仓位过重,在 “多杀多” 现象出现时遭受巨大损失。比如设定一个合理的比例,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行情不明朗时适当降低仓位。
再者,合理设置止损和止盈点。止损点能帮助投资者在资产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及时止损,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止盈点则可让投资者在价格上涨到预期水平时获利了结,锁住利润。不过,设置时要考虑资产的波动性等因素,防止被市场短期波动触发而错失后续行情。比如投资一只股票,可根据其历史价格波动范围和自身预期,设置 10% - 20% 左右的止损、止盈幅度。
另外,分散投资也是有效策略之一。不要将所有资金集中投资于一只或少数几只资产,而是分散到不同行业、不同板块的多只资产上,这样可以降低单一资产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比如既配置一些稳健的蓝筹股,又投资部分有成长潜力的中小创股票,同时还可以涉及债券、基金等其他资产类别,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最后,投资者还需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通过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如财经新闻、行业研究报告、官方经济数据等,并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市场走势,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 “多杀多” 情况。
(二)企业的应对办法1. 生产企业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多杀多” 带来的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情况会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在有色金属行业,当出现 “多杀多” 导致铝价等原材料价格急剧下跌时,企业首先要优化成本管理。一方面,与供应商协商更有利的采购合同,争取在价格低谷时锁定一定量的原材料采购价格,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审视内部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同时,灵活调整生产计划。依据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预测,适当减少产量或者调整产品结构,避免过度生产造成库存积压。例如,当市场预期铝制品需求短期内难以回升时,铝生产企业可以减少普通铝型材的生产,增加一些高附加值、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铝制品生产。
此外,拓展销售渠道也很关键。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销售途径,要借助电商平台、开拓新兴市场等方式,增加产品的销售覆盖面,提高市场竞争力,缓解 “多杀多” 带来的销售压力。
2. 下游企业下游企业面临 “多杀多” 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等不利影响时,也需要积极应对。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当原材料因 “多杀多” 价格下降时,要做好市场分析和价格预判,在保障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原材料库存,但要注意控制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防止后续价格回升带来成本增加风险。例如,一家铝制品加工企业,若预计铝价已处于阶段性底部,可适量囤货。
在市场销售端,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推出新的产品款式或功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刺激市场需求。比如,使用铝作为原材料的电子消费品外壳生产企业,可根据市场流行趋势,设计出更轻薄、美观且具备散热等新功能的外壳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因 “多杀多” 导致的市场消费不振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