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文件在手,为何无法开工;370万元投资化为乌有

普普说故事 2024-08-04 09:40:55

在广南县那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上,陆荣保的故事如同一曲悲歌,回响在乡间小道上,让人不禁唏嘘。他系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赛京村的一个普通村民,一个曾以诚信和热心著称的村民,如今却背负着“老赖”的骂名,生活在社会的边缘,这其中的曲折与辛酸,远非简单的文字所能尽述。

五年前,陆荣保还是乡亲们眼中的好榜样,他的笑容温暖,行动有力,每当邻里间有需要,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往往来得悄无声息。2020年的那个夏天,当他满怀希望地接手了广南县底圩乡普盆村委会的各兰山临时采石场,梦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起初,一切看似顺利。底圩乡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如同定海神针,给了他无尽的信心和动力。他倾尽所有,甚至不惜借贷,筹集了370多万元资金,只为让这个采石场能够早日投入生产,助力家乡的道路建设。那些日子里,他忙碌的身影穿梭在采石场的各个角落,从设备的采购到安装调试,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汗水。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开工之际,广南县自然资源局的一纸停工通知书,如同晴天霹雳,将他所有的希望击得粉碎。

那一刻,他的世界仿佛崩塌了,所有的努力与付出,在这一刻化为乌有。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陆荣保没有放弃。他一次次地奔波于广南县自然资源局,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承诺会按照局里的要求补办材料,甚至愿意做出更多的让步,只求能够恢复生产,挽回损失。但遗憾的是,他的请求如同石沉大海,得到的回应总是冰冷而决绝:“你不能开采。”

四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于陆荣保来说,这四年,是他人生中最黑暗、最无助的时光。采石场的机器设备在风雨中锈蚀,他的债务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家庭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从一个受人尊敬的村民,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老赖”。

在这漫长的等待与挣扎中,陆荣保没有放弃过希望。他尝试着向更高一级的政府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和帮助。他提出的将废料重新加工利用的建议,既是对资源的节约,也是对损失的一种弥补,但遗憾的是,这些建议同样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响亮的口号在陆荣保的耳边回荡,却显得那么讽刺。他无法理解,为何作为地方父母官的政府部门,会如此冷漠地对待一个普通村民的合理诉求。他更不明白,为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基层百姓的疾苦与困境。

如今,陆荣保的故事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一次拷问。他泣血呼号,希望社会能够关注这起冤情,希望上级相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还他一个公道。他渴望光明,渴望走出这片黑暗的深渊,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尊严与希望。

3 阅读:3
普普说故事

普普说故事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