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北京82岁老太被饿死家中,半月后才发现,5个儿子3人坐牢

孙虎的书房 2025-02-11 14:04:01
前言

2009年4月,北京通州区曝出了一场惊人悲剧。

一位82岁的柴老太在家中被活活饿死,直到半个月后才被来串门的孙子发现。

都说养儿防老,可她一共有5个儿子,为何还会落个如此凄凉的下场?

法医的尸检结果

2009年4月,一位法医从尸检室冲出来,愤怒地宣布:"她是被活活饿死的!"

更令人心碎的是,她死后半个月,遗体才被孙子发现。

当法医宣布检查结果时,柴玉吉的四个儿子站在门外,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说什么。

随后,记者小李跟随警察进入案发现场。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冷气。

房间里杂物横陈,没有电灯,只有几根还没燃尽的蜡烛。

桌上摆放着几张泛黄的照片,其中一张全家福上,是儿孙们灿烂的笑脸。

儿孙满堂的她,为何会被活活饿死呢?

从大户千金到辛劳母亲

要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还得从柴玉吉年轻时说起。

1944年,她还是天津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在谈婚论嫁的年纪,嫁到了北京,丈夫姓程。

谁能想到,这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会在日后变成一个任劳任怨的坚强母亲。

那时正值战乱年代,柴玉吉每天都要带着五个年幼的孩子东躲西藏。

每天省吃俭用,把不多的口粮都留给孩子们。

幸好,那段艰难的日子他们都扛过来了,五个儿子也顺利的健康长大成人。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家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老宅周围新添了5间房屋,煞是气派。

1982年,为了避免日后纷争,程家签订了分家协议,决定将5间老宅归给老五。

当时的柴玉吉,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看似明智的决定,竟成了日后悲剧的导火索。

当丈夫去世后,五兄弟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手足情开始有了裂痕。

意外接二连三

2006年的冬天,程家老五突然离世。

已经变成老太太的柴玉吉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

村里人都说,老五是程家最孝顺的儿子,这一走,可让老太太怎么活啊。

结果没过多久,柴玉吉就在院子里不慎摔倒,直接胯骨骨折。

从此,曾经硬朗的她生活开始无法自理,身边必须时时有人照顾才行。

老五媳妇李芳,在照顾了她一段时间后,便以无力承担为理由,带着孩子离开了程家。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四个儿子不得不开始轮流照顾母亲。

村里人纷纷称赞:"程家兄弟还是有良心的,轮流照顾老母亲,多孝顺啊!"

然而,知情人邻居王大爷却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他摇头叹息:"表面上是尽孝,可谁不知道他们心里各有小算盘?"

"老大想把老宅卖了分钱,老二想独占老宅,老三和老四则觉得自己吃了亏,想要补偿罢了。"

结果,这还真让王大爷给说中了!

矛盾激化 兄弟反目

2008年12月的一个寒冷夜晚,程家的矛盾终于爆发。

村里人只听见程家老宅传来阵阵争吵声,紧接着就是打斗声。

等村干部赶到时,老大程一民已经躺在地上,满脸是血。

原来,兄弟四人因为老宅的归属问题起了争执。

老二程一田认为,既然老五已经去世,老宅理应归自己所有。

老大则坚持要将老宅卖掉分钱。

争执中,老二失去理智,对老大拳脚相加。

看着躺在医院里的大哥,老三程一平怒不可遏:"咱爹生前就说过,老宅是留给老娘养老的。你们这是要逼死老娘啊!"

老四程一石则一言不发,眼神十分复杂。

而82岁的柴玉吉呢?

一个人在角落里流泪,自言自语的说着:"当初就不该建那几间房子,也不该签什么分家协议。"

悲剧发生 谁之过?

2009年4月,柴玉吉的孙子来探望她时,打开房门却看到了老太太的尸体,他吓得赶紧报了警。

而法医的尸检结果显示,老太太是被活活饿死的!

悲剧发生后,四个儿子的说辞如出一辙,却又各不相同。

老大程一民一脸委屈:"我被老二打伤了,还在养伤呢,哪有精力照顾老母亲?"

老二程一田振振有词:"我已经按规定照顾了三个月,该轮到下一个了。"

老三程一平则表示:"我根本不知道该轮到我了,没人通知我啊!"

老四程一石摊手道:"还没轮到我,我有什么责任?"

五儿媳李芳的话,更是让人心寒:"我一个外人,哪敢插手他们兄弟的事?再说了,我已经把房子给他们了,还要我怎样?"

邻居王大妈颤抖着声音回忆道:"有天晚上,我听见老太太在院子里哭喊,叫着她死去老伴的名字。"

"我本想去看看,但想着她儿子们肯定会来照顾,就没多管闲事。"

"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啊!"

法律判决 三子入狱

2010年4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的法庭内,法官庄严宣读判决书。

老大程一民因遗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老二程一田和老三程一平各被判处2年6个月有期徒刑。

只有老四程一石因未到轮值期而免于刑事处罚。

旁听席上,村里的老人们唏嘘不已。

王大爷摇着头说:"这判决是轻了。要我说,这几个不孝子就该枪毙!"

李大娘则抹着眼泪:"柴玉吉要是在天有灵,看到儿子们这样,不知该有多伤心。"

法庭外,程一石站在阳光下,喃喃自语:"法律给出了答案,可我们的良心呢?"

家破人亡

柴玉吉的遗体在殡仪馆冰冷的柜子里躺了整整四年,无人问津。

直到2013年,在村委会的协调下,才勉强办理了火化手续。

但四兄弟谁也不愿意领取骨灰,最后只得由村里代为安置。

昔日和睦的程家,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老大程一民刚出狱不久,就遭遇了妻子因病去世的打击。

他的儿子无法承受这接二连三的变故,选择了离婚。

如今的程一民,独自一人住在老宅旁的小屋里,整日以酒浇愁。

老二程一田出狱后,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几乎与外界断绝了联系,终日把自己关在屋里。

邻居偶尔能听到他的哭声和自言自语,却再也看不到他的人影。

老三程一平的遭遇更是令人唏嘘。

服刑期间,他的精神状况每况愈下。

出狱后,他经常拿着喇叭在村里游荡,口中念叨着:"妈,对不起!妈,我来照顾你了!"

村里人看到他,都会躲得远远的,生怕被他的疯癫所感染。

虽然免于牢狱之灾,老四程一石的生活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背负着沉重的道德枷锁,工作一直不顺心。

每每走在村里,他都能感受到邻里投来的异样眼光。

有时,他会独自坐在村口的大树下,望着远处发呆,不知在想些什么。

张辛庄村的老支书感慨道:

"程家这一出,可真是个活生生的教训啊。"

"一个曾经和和美美的大家庭,就这么毁了。"

"柴玉吉老太太泉下有知,怕是也难以瞑目啊。"

记者小李站在程家老宅前,望着墙上那张已经泛黄的全家福,陷入了沉思。

照片里,柴玉吉笑靥如花,五个儿子簇拥在她身边,俨然一派天伦之乐的样子。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光景,这个家庭就会支离破碎?

结语

柴玉吉的故事告诉我们,"养儿防老"并非万全之策。

善待父母,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家庭和睦不仅关乎个人幸福,更影响着子孙后代。

参考资料

0 阅读:12
孙虎的书房

孙虎的书房

推敲历史细节,深刻描绘史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