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六,我和几位高中同学聚会,一位同学突然提到,和我同住了两年的室友老冯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猛地一震:老冯才50出头,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老冯是1968年出生的,他父母都是工厂的骨干,家境还不错。
老冯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性格开朗,大家伙都喜欢跟他在一起玩。
高考那会儿,他没考上大学,但因为父母的关系,他进了工厂当学徒,学的是钳工。
没几年他结婚了,对象是同厂的,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
看着老冯工作家庭双丰收的样子,我们都挺羡慕他的。
但是90年代末,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老冯的工厂效益越来越差,最后倒闭了,老冯和他老婆都下岗了。
下岗后的老冯没有气馁,摆过地摊,卖点生活用品,后来又开了大排档。
为了大排档的经营,他们夫妻俩几乎身兼数职。
之后,老冯听朋友的建议,开了面条批发档口,日夜不停地忙碌,生意好时,他们买了房子和车子,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学校读书。
家庭的牵绊:儿子的婚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是长年的劳累让老冯和他太太都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老冯的儿子结婚时,女方提出了22万的彩礼和一套新房子的要求,加上婚礼费用,最终需要约60万。
为了满足儿子的要求,老冯不得不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还向亲戚朋友借钱。
儿子的婚姻没能维持多久,孩子出生后,因为经济压力问题,儿媳妇提出了离婚。
疫情期间,儿子又失业。
为了不让儿子的房子被银行收走,老冯失业后,急得到处找工作。
最终选择了夜班快递分拣工作,每天干10个小时,工资不错,一个月可以挣4000多,正好够帮儿子还房贷。
工作与健康的博弈:老冯的身体渐渐不堪重负老冯的身体越来越差,终于在去年一个寒冷的夜里,他在洗澡时突然倒下,再也没有醒来。
这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冯一生的坎坷和无奈。
他为了家人、为了责任,不断地拼命工作,最终却累垮了自己的身体。
老冯的一生无疑令人心痛。
如果他能稍微想开点,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说不定情况会不同。
通过老冯的经历,我想对那些60后70后的中年朋友们说几句。
给中年失业者的忠告:照顾好自己和父母,平淡才是真别为了儿女结婚买单。
有钱的话,愿意资助,量力而行为佳。
如果没有,也无须自行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这可能不利于家庭的长期和睦。
中年失业后别太拼了。
与其累死累活地挣扎,用健康换取经济利益,还不如选择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维持基本生活就好。
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和父母。
静静地等待退休,每个月拿着退休金,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这社会竞争激烈,我们的年龄和精力都比不上年轻人,努力即使有意义,也需要有尺度。
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必为他们的一切操心过度。
老冯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本该享受生活的年纪却因为家庭责任和经济压力而压垮自己,这未免得不偿失。
所以,与其为儿女拼命,不如在该享受的时候享受,以健康的身心去面对余生,这或许才是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