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见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后,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结局如何

雄关漫道者 2025-01-08 15:04:21

1937年的南京城,南京城经历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日军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战俘实施的暴行令人发指,无数的尸体堆满了扬子江。

可就在这样残酷的历史背景下,一个德国商人却义无反顾留了下来,他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25万中国人,尔后为了帮助更多的中国人他给希特勒发去了电报。

他就是约翰·拉贝,那么最终这场求救成功了吗?

01

一个德国人的抉择

1937年12月的南京,城外炮火震天,城内民众惶恐不安,逃亡的队伍挤满了城门口,但对于拉贝而言,离开从来不是他的选项。

哪怕他原本有足够的理由和条件撤离,可面对大使馆的回国通知,他仍旧拒绝了。

他的选择让很多同事感到不可思议,但他已经无法舍弃这片土地,1908年的时候他就来到了这个东方国家,也与南京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他见证过这座城市的繁华,也深知它即将迎来的劫难,当时的南京已经人心惶惶,大量富商、政府官员和外国侨民争相逃离,而留在城里的则是数十万没有能力离开的普通百姓,他们面对即将到来的屠杀,毫无还手之力。

拉贝深知自己或许无法改变整座城市的命运,但至少可以尽力保护身边的人。

他决定将自己位于小桃园10号的住所改造成难民收容所,那是一栋带有独立庭院的小楼,虽然不大,但却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最后一片避难所。

02

南京安全区

随着南京局势的日益恶化,拉贝意识到,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庇护更多难民,于是,他决定组建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1937 年 11 月,在拉贝的牵头下,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侨民齐聚一堂,他们中有金陵大学的教授、医生、传教士等,怀着人道主义精神,共同商议建立安全区事宜。

经过紧张筹备,他们选定了以中山路为界,约 3.86 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安全区,这里涵盖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建筑。

安全区四周竖起了醒目的标识,用德、英、日、中四种文字标明这是国际区域,期望日军能予以尊重。

为了给难民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拉贝四处奔走,筹措物资,他一方面联系国际红十字会、慈善机构,请求援助粮食、药品和衣物;另一方面,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与南京当地的商会、富户协商,希望他们能解囊相助。

在他的奋力经营下,安全区内储备了若干大米、面粉、蔬菜之类的食物,还有少量药品与医疗器材。

同时拉贝组织志愿者,在安全区内设立了粥棚、医疗站、临时厕所等设施,尽最大努力满足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大批难民如潮水般涌入安全区,最高峰时,难民人数超过 25 万。

安全区内人满为患,每一寸空间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学校的教室、礼堂、走廊,甚至操场都挤满了人,许多家庭只能在露天搭起简易帐篷,勉强栖身。

难民们不仅面临着居住拥挤的问题,粮食短缺也日益严峻,原本有限的储备很快见底,每人每天只能分到少量的口粮,许多人不得不饿着肚子。

而另一边,日军虽表面上不对安全区有所动作,然背地里却没少骚扰区内难民。

为此拉贝和国际委员会的成员们日夜坚守,一次次与日军交涉、抗议,拉贝利用自己德国纳粹党员的身份,佩戴着纳粹臂章,挡在日军面前,严词斥责他们的暴行,迫使日军有所收敛。

有一次,日军强行闯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欲掳走年轻女性,拉贝得知后迅速赶到现场,他用流利的日语与日军军官理论,强调这是国际安全区,受国际法保护,日军的行为是公然违反人道与国际准则的。

在拉贝的强硬态度下,日军最终悻悻离去,学院内的妇女得以保全。

但拉贝的行为并非没有代价,他面临的不仅是日军的威胁,还有来自德国政府的压力。

德日为盟友,拉贝的行为俨然违背了这一点,所以他多次被柏林警告不要插手,然而拉贝从未妥协。

03

向希特勒求救的绝望尝试

在南京的那段日子里,除了救人外,拉贝还一直在记录日军的暴行,他想要将这一切大白于天下。

自1937年12月起至1938年2月,他每日都将所闻所感详尽记录在日记之中,这些日记后来成了揭示南京暴行的关键证据。

不止如此,拉贝还竭力以个人之力揭露真相,他向德国当局寄信,揭露日军暴行,更直接给希特勒发电报,恳请其介入并制止这种残暴行径。

但拉贝的求助被刻意忽视了,因为德日之间还处于盟友状态。

所以他非但没有得到支持,反而遭到了来自德国政府的责难,他被指摘损害了德日之间的联盟,并被遣返回国。

所以回国的拉贝未得到应有的理解与援助,反遭盖世太保迫害审讯,他被囚禁于审讯室,对方还要求他交出所有南京事件相关证据,诸如日记和照片等。

在被关押期间,西门子公司也迫于压力将他降职,断绝了他的收入来源,纳粹党更是将他除名,曾经象征着某种 “保护” 的纳粹党徽,如今却成了他的 “罪证”,使他陷入了无尽的困境。

04

拉贝精神

即便如此,拉贝依然没有停止抗争,这些日记后来成为东京审判的重要证据,帮助国际社会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战争结束后,拉贝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他在南京的善举而变得轻松,相反他因纳粹党员的身份成为了盟军审查的对象。

虽然中国政府出面为他提供证明,表明他在南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人道主义,但这并未改变他在德国社会中尴尬的处境。

因为中国远在东方,加之当时的德国也处在百废待兴之中,所以没有多少德国人对拉贝的演讲感兴趣,日军的暴行在这里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他的住所在战争中被炸毁,原本用于保护南京大屠杀记录的部分证据也随之丢失。

彼时他已年逾六旬,一度被逼至以野菜果腹,幸得中方知晓其困境,南京市民仅三日便募捐一亿法币,要晓得当时人均工资仅有数元。

同时寄出的包裹里,既有奶粉、香肠、牛肉罐头,亦有市民的信件,他们在信中对这位“恩人表达深深的感激,称其为“活菩萨”。

只是这些援助终究未能使拉贝摆脱贫困与孤寂,身体日益衰弱的他,终在1950年因中风离世,彼时家中几近一贫如洗,唯有那本以生命书写的日记陪伴着他。

05

结语

尽管拉贝生前默默无闻,但他的故事并未随时间被遗忘,在战后几十年间,拉贝的日记被重新整理并公之于众,成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文献,他的善行也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

在21世纪的今天,德国和中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而约翰·拉贝的故事作为联系两国友谊的桥梁之一,持续发挥着它的作用。

在2020年,当德国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打击时,南京市政府向约翰·拉贝的后代、医生托马斯·拉贝所在的医院运去了大批医疗援助物资。

这些运送的包裹上面印着一句寓意深远的德国谚语:“山与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托马斯·拉贝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他的祖父时表示,他站在了正义和大爱的一面。[太阳]

参考来源:

澎湃新闻 书单|南京不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沉重之书

光明网 86年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

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人物丨托马斯·拉贝:《拉贝日记》串起拉贝家族四代人的百年中国缘

0 阅读:16
雄关漫道者

雄关漫道者

历经天下万物,史记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