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宋大姐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里聊起了退休的话题。
宋大姐快50岁了,工龄21年,按照目前的计划,她2024年会正式退休,每个月拿到的养老金大概是2000多块钱。
可是最近,听说社保有了大调整,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满天飞。
宋大姐有些犹豫,如果延迟3年退休,是否能多拿1000元养老金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去年,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很热闹,不少临近退休的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新的退休政策在2025年1月1日正式出台,社保部门表示,延迟退休的实施方式是小步调、渐进式的。
也就是说,不会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退休年龄都增加,而是按月缓慢推进。
比如,男性职工和女性干部的退休年龄原来是60岁和55岁。
新政策规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每4个月延长1个月的退休年龄,逐渐累计到63岁和58岁退休。
女性职工原来是50岁退休,现在改为每2个月延长1个月,逐渐累计到55岁。
所以,对于即将退休的人来说,这种渐进式的变革没有那么大的冲击。
这种循序渐进的调整方式,让宋大姐这样的60后、70后有了个缓冲时间,让他们能够更从容地适应新政策。
在这次的政策调整中,延迟退休采用了弹性、自愿的原则,这也是为什么政策执行起来更加人性化。
只要达到了退休的条件,大家有三种退休方式可以选择。
一是提前退休。
按照现有政策,满足条件的人员可以在正常退休年龄前,提前办理退休手续。
二是按照正常年龄退休,继续按原定退休计划操作。
三是延迟退休,这对于身体较好、愿意继续工作的人员是个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延迟退休,需要提前和单位协商,并且在达成一致后提交申请。
相对来说,提前退休只需提前三个月书面告知单位即可。
这种灵活的选择方式,让宋大姐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身体状况和个人计划,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延迟退休,觉得辛辛苦苦干到退休,早点休息不是更好吗?
可是延迟退休真的可以让养老金明显增加。
养老金的计算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当时当地职工月平工资和个人缴费基数的平均值乘以缴费年限再乘以1%。
个人养老金则是个人账户累计养老金总额除以计发月数。
以宋大姐为例,如果她2024年12月按50岁退休,21年的工龄可以拿到2000元的养老金。
个人年龄账户大约有56000元。
如果她延迟3年退休,她的缴费年限就变成了24年。
按照过去社平工资增长的幅度3%,三年后职工月平工资大概能增加到7869元,个人账户也能增加13000元。
这样算下来,宋大姐的基础养老金大约是(7869+7869×0.6)÷2×24×1%=1510元,个人养老金大概是69000÷180=383元,合起来能拿到1893元。
如果再加上过渡性补差,总共能增加将近1000元。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延迟3年退休确实能让养老金增加近1000元。
但这也只是个例,不同城市的工资水平和个人缴费指数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不同。
有些人可能更适合提早享受退休生活,有些人则更适合继续工作几年的时间,多积累养老金。
对于宋大姐来说,延迟退休意味着她还要多工作三年,这可能会对她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工作岗位也比较稳定,延迟退休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延迟退休政策让退休人员多了一点选择的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而对于宋大姐来说,即使延迟退休能多拿1000元养老金,也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其实,每个人面对退休的态度和选择都不同。
有人认为早点退休更好,可以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而有人则认为延迟退休更有利于经济上的保障。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平衡点,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安稳。
在面对这样的重要决策时,我们不妨再多些考虑和权衡,为自己未来退休生活做出最好的选择。
无论你是选择提前退休、正常退休,还是延迟退休,这都是你人生的新篇章,值得用心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