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唐南诏时筑惠历城,汉语译为“建水”。建水是云南南部的文化重镇,被誉为“滇南邹鲁、文献名邦”,是才人辈出之地。明时建水称“临安府”,从这开始,每当朝廷开科取士,云南一榜举人中时有临安学子占半榜之多的壮观景象,“士习始变,人文始着,临安子弟殆无有不学焉者矣。而临士之第进士者自弦始,仕者相望于朝。”故有“临半榜”的美称。但是建水文庙的建立却象征着这座滇南小城开始了崇文尚礼之路。
建水文庙古茶花
古时云南,属蛮夷僻壤之地,远离省府的建水县,更显偏远、闭塞。《元史·张立道传》记载,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临安广西道宣抚史张立道始建文庙,至今有700多年历史。在内地,早在南北朝时便已有地方修建文庙,唐太宗以后成为普遍现象。建水文庙比之内地虽晚几百年,在边陲云南,却是继中庆(昆明)文庙、大理文庙之后创建的第三座文庙。建水文庙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宫殿式,仿照山东曲阜孔庙的格局建造,经明、清两代扩建,占地达114亩,在全国三大文庙中排行老三(前两位是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孔庙,有“规制弘敞,金碧壮丽,甲于全滇”之美誉。
建水文庙古茶花
建水因地处偏远,文教之风不至,明洪武年间,王奎、韩宜可两位大儒被贬谪至此讲学近十余年。他们的到来,犹如雪中送炭,把深厚的汉文化带到这片滇南地区。为此建水人在文庙里为两位大儒增添寄贤祠,让儒家传播者与奠基人一样接受世人的祭拜。
建水文庙古茶花
在建水文庙大成殿前面的庭院左侧,有一株生长了300年之久的雪塔山茶花,最早每年九月就含苞待放,花期横跨整个冬季,最长可延续到来年五月,花开2000余朵,花色洁白如雪,冰清玉洁,与文庙壮观的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让文庙充满诗情画意。每年茶花花开,洁白无瑕的花朵缀满枝头,一场视觉盛宴就此拉开。古老的山茶花,仿佛吸收了来自文庙的文化养分,始终焕发着青春活力,将清清白白的美丽留给人间。
在云南,还有一种有吃百花的习俗,一些村寨会采集一些白色的茶花炒着吃,口味极佳,食之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