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堡镇崔刘村:木耳种植的探索之路

时光印记的收藏家 2025-04-26 02:10:28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木耳这种营养丰富、低热量、高纤维食材的需求日益旺盛。嗅到商机的清水县红堡镇崔刘村在木耳种植领域,开启了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历程,努力蹚出一条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走进清水县红堡镇崔刘村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繁忙景象。一车车的木耳菌棒送到基地,整齐地码放在大棚内,工人进进出出,十分忙碌。

崔刘村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建成于2023年,起初以村集体租赁、企业承租的方式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4年基地产出干木耳4万斤,收入96万元;基地带动48户农户务工发放39024元;开展1期10户技术培训。这种模式虽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却难以突破发展瓶颈,村集体每年仅能获取微薄的固定租金,无法掌握核心的种植技术。

今年崔刘村打破以往的经营方式,通过村集体自主经营,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整合资源。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技术指导和销售,将分散的农户聚集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同时动员周围群众积极参与木耳菌棒养菌、打孔、吊袋、采摘等工作,实现土地和劳力双收益。

但崔刘村在木耳种植上毫无经验,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能顺利启动今年的木耳种植,村两委通过深入考察调研其他成功种植木耳的地区,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村里发展木耳产业奠定基础。同时,聘请了专业技术员对木耳种植进行全流程的技术指导。

在技术方面,传统的木耳种植采用段木栽培的方式,但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且生产周期长,产量相对较低。崔刘村采用袋料栽培+立体栽培的方式,不但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产量、缩短了种植周期,还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资源,提高了种植效率。

红堡镇崔刘村党支部书记张兴洁介绍说:“木耳的生长环境需要适宜的湿度、光照,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因此我们从3月底开始着手对大棚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更换了棚膜和防晒网,清除了木耳大棚内的杂物、杂草,将地面平整并夯实,确保地面干净、干燥、无积水,并对木耳大棚进行消毒,确保菌棒不会被杂菌感染。”

为进一步拓展木耳产业,崔刘村党支部书记张兴洁表示:“下一步,我村将以培育种植能手、发展种植大户为目标,通过木耳基地,吸纳群众种植木耳,增加增收渠道。”

未来,崔刘村计划引进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升木耳的产量与品质。同时,积极开拓市场,打造属于崔刘村的木耳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让崔刘村的木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来源:大美红堡

0 阅读:0
时光印记的收藏家

时光印记的收藏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