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苍穹下登高望远水天一色的红碱淖就犹如毛乌素沙漠里的一颗灿烂"明珠"。
10月17日,由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的“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巡礼之神木·融媒体行”活动采访团走进陕西神木红碱淖,这里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红碱淖水位逐年回升,来这里栖息的遗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守护家园:从“第二个罗布泊”到濒危珍禽最大栖息地。前几年,著名湿地生态专家陈克林曾认为,红碱淖两条主要补水河流上游分别修建了两座水库蓄水,直接导致红碱淖地表汇水量急剧下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将可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经过神木市政府及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年的努力治理,现今的红碱淖自然保护区不仅是濒危珍禽遗鸥最大的繁殖栖息地,也是中国中部众多水禽迁徙路线上停歇的最大驿站,世界珍稀濒危物种遗鸥在全球的最大种群繁殖地,区内沙漠湿地生态系统完整、典型,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除此之外,红碱淖已被国家评为“AAAA”级景区,是陕西省十大自然风景名胜区和十大诚信单位。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红碱淖处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盆地交汇处,海拔高度1100米。在治理过程中,榆林市水利局、神木市水利局曾多次会同鄂尔多斯相关部门合作,先后多次通过札萨克水库向红碱淖进行生态补水。经过治理后,红碱淖水位逐渐上涨,对于其生态发展大有助益。
据公开信息显示,自然保护区目前实现了保护区视频监控全覆盖,巡护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常态化巡逻,对核心区的遗鸥鸟岛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无任何人员擅自进入保护区从事非法活动。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红碱淖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遗鸥、黑鹳和大鸨雉等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卷羽鹈鹕、白琵鹭和小天鹅等18种,每年都有大量的水禽在此停歇、繁殖,观察到的各类水鸟数量曾达4万只以上。
生态旅游: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据了解,红碱淖湿地保护颇具成效,由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纂,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碱淖志》也已正式出版发行。《红碱淖志》是首部陕西名水专志,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红碱淖湿地的变化和保护开发历程,为呈现湿地保护完整的历史地情资料、更好地传承红碱淖区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
工作人员介绍,每年4月至9月,大量的遗鸥栖息、聚集红碱淖,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遗鸥种群。每年6月至7月,都是红碱淖遗鸥的最佳观赏期,红石岛上,成群结队的小遗鸥正跟着母亲学习下水游泳的本领。蓝天白云下,成群的遗鸥在此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绕水面碧波而鸣奏,随周边树影而闪烁,场面美丽壮观,给红碱淖添上了无限生机。
神木市先后举办了“乐动仲夏·激情红碱淖”大型旅游主题活动、神木市横渡红碱淖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红碱淖冰雪节等。为更多人了解湿地保护,近距离接触湿地,感受生态保护带来的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红碱淖的有效治理与发展保护进一步促进了神木全域旅游的发展。当前,神木依托红碱淖自然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珍稀保护动物观赏、冰雪节和沙漠水镇项目,打造红碱淖国家自然保护区,树立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旅游品牌。与石峁遗址公园、麟州故城遗址、窟野河湿地、滨河景观带、和谐广场、水景公园和神木大剧院等资源结合,共同将沿黄区域建成国家级黄河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打造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区,助力神木全域旅游大发展。
来红碱淖旅游的游客王女士说:“现在这块沙漠明珠越来越美,不仅能看到成群的珍禽、鸟类,成了名副其实的遗鸥家园。而且旅游项目丰富,乘坐快艇,穿湖而过,大片的沙地映入眼帘,也是我们喜欢的‘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