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一项,自认为可以改变印度历史进程的项目,从其国内的宣传可以看出,莫迪想通过这个项目晋升为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
这个项目的名字叫做查尔达姆公路计划,其目的就是征服喜马拉雅山脉。
国际社会听闻这个消息之后,认为印度的举动太过于疯狂,纷纷反对印度的计划。
莫迪却以固执的姿态力排众议,坚定了推出了这一计划,八年过去了,印度的这一项目推进状况如何?
是否实现当初既定的战略意图呢?
开启工程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印度的北方,几乎阻隔了印度与中亚、欧洲一带的交流,虽然其利用地形修建了一些交通设施,但通行时间之长,通行难度之大,使得印度人望而却步。
莫迪提出这项计划的时候,许多不明所以的印度人首先表示了支持。
他们当中有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这些人甚至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将此举称作改变印度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他们认为百年之后,印度仍旧会因这个工程而受益。
换一种方法来解释,印度人认为查尔达姆公路计划所带来的好处,可以与我国的京杭大运河相提并论。
为什么国际社会反对声此起彼伏呢?
众所周知,要想修建隧道,必须要考虑一个地方的地质条件,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三者互相碰撞而形成的。
这里地形条件复杂,经常发生雪崩、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正是因为复杂的自然条件,所以此地才没有形成人口稠密的人类部落。
印度人非要以所谓的“天人”自诩,与自然环境进行对抗。
这种行为就好比童话故事里,与上帝对抗的人类王子,其总认为自己可以打败上帝,其实他所做的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结果谁胜谁负可想而知。
自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叹息声,北阿坎德邦隧道就发生了坍塌事故,致使四十一名印度工人被困其中。
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次轻微警告,这是在告知印度人,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会败得一塌涂地,却不想反而激发出了其“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豪情壮志。
他们成功地救出了四十一名工人,并对外宣称印度有能力解决施工途中遇到的任何问题。
真不知是该夸一夸三哥,还是笑一笑三哥,不由得会人想起了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场景。
虽然遭遇了失败,他们的计划仍旧没有搁浅。
按照印度的计划,为了完成长达九百公里的路段,他们特意将其分成几段,每段约100公里,分段进行修建,分段向联合国进行申请。
这样既避免被否决,又能完成最终的计划,根据印度官方的数据显示,其预计投入的资金是一百万亿卢比。
之所以在2016年开启这项工程,是因为印度发展也进入了难以克服的瓶颈期。
我国在经济遭遇寒冬时,习惯使用大基建来创造就业,拉动经济的增长。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既能帮助国家度过当前的危机,又能为下一个时期经济的腾飞积蓄力量。
举例说明,我国的快递物流为何能深入村庄等基层组织,打通每一个关节的神经末梢,就是因为村村通路、户户通网等项目。
如果没有国家提前布局,这些企业想法再先进,也不过是一个美好的空想。
印度从我国学习了这套先进的做法,遗憾的是其学偏了,咱们大基建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民,是为了让人民受益,而不是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对抗。
印度高层偏偏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国民展示自己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的决心。
马克思他老人家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而不能一味地蛮干,不是说你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
我国当年在打通中尼通道时,就派遣多波专家到实地进行考察,详细地考察了每一个地段的自然状况,最终才敲定了路线图。
成都山地所对中尼通道建设考察进行水土流失定点验证
我们明白蝴蝶效应的道理,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相当于一座房子的房梁,在房梁周围动工,首先得考虑是否会影响到这根房梁的稳固性,会不会致使这座房屋瞬间坍塌呢?
印度却丝毫不考虑这些,他们像蚂蚁一样,决定在这根房梁上到处钻来钻去。
其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个目的又是否会实现呢?
注定失败印度在北部与众多国家都存在领土纠纷,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克什米尔地区,从民族主义的情节出发,他们肯定想尽早划定国界线。
可是我国会轻易同意吗?
领土问题是一个不容商议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轻易抢占我国的领土,以印度当前的实力绝对不敢这么做。
而当查尔达姆公路计划完成之后,其通过喜马拉雅山脉的实际时间会大大地缩短,从原来的十个小时缩短到四个小时,尤其当军队通过佐吉拉山口时,可以达到兵贵神速的目的。
2020年中印发生冲突时,印度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必须要在基建上赶超我国。
如何在基建上赢得我国?
印度首先打的就是人海战术,缘何我国能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飞速崛起,靠得就是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而随着我国关于人口政策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人口的优势正在渐渐地消失。
印度却鼓励民间大量的生育,即使大多数孩子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一旦其长大成年,就有机会成为社会的青壮劳动力。
从这里可以看出,印度人关于人口的政策杂乱无章,根本没有任何计划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在其个人著作《米格尔街》当中就展现了部分缩影。
大多数女孩子刚刚从家庭的重担中解脱出来,就上了某个男人的床榻,其自身还没有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大人,就开始频繁地生育。
男人们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染上了酗酒、家暴的习惯;
女人们则习惯于这样的生活,认为女人天生就该如此,孩子们则整日饿着肚子在街头游荡,或者向路人乞讨,或者靠偷靠抢。
我国却从一开始就规定了男女的适婚年龄,保护了男女双方的合法权益。
两者之间存在的根本的差别,其次,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为了改变生活的困境,我们吃得了苦。
印度非要照搬我们国家的模式,而没有根据本国的国情进行适当地调整,这明显是错误的行为。
虽然凭借青壮劳动力的优势,印度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制造业,但是就其当前无序发展而言,肯定会为以后的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患。
这个隐患犹如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爆炸。
然而,印度的高层却并没有看到问题,而是对着本国国民炫耀,他们已经凭借劳动力的优势成功地打败我国,数十年以后,将会取代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就印度老百姓接到的信息而言,他们当中大多数都会受到官方信息的误导,自然会无条件支持官方的大基建工程。
然而,时间会戳破一切谎言,当这个所谓的查尔达姆公路计划烂尾之后,当民众发现自身的生活并没有改善多少时,他们肯定会思考原因。
印度的航空母舰用不是用来运载战斗机的,而是用来跑拖拉机的,类似这样的新闻必然会再次进入民众的耳中。
图为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机在牵引海鹞战斗机
为什么印度出现这样的状况?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只顾让老百姓生育,却没有考虑到教育和医疗的问题。
而我国彼时虽然非常困难,却早就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这就是在为以后的发展蓄力。
关于这些,印度竟然不去学,非常驱赶着一批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去接触科技,去征服不可能征服的客观规律,结果必然会受到反噬。
石佛
[点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