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乙巳蛇年春节的临近,新春的味道也越来越“浓”了起来。在兴县中心街上,人潮涌动,叫卖声喇叭声更不绝于耳,人流、车流川流不息。在这年节关口,刘旭军家的冒汤生意也热闹起来,尤其是今年新推出的真空包装冒汤更是步入销售高峰。
“进吧,想吃什么?”中午1点,在兴县中心街兴贸大楼隔壁,老七冒汤羊杂饭店里坐满了食客,刘旭军系着围裙,一会煮粉条一会端菜,忙得焦头烂额。手里端着一碗刚做好的冒汤,看起来色香俱全,热气腾腾,让陆续进店的食客垂涎欲滴。
说话的是老板娘杨爱平,是刘旭军的母亲,虽说她今年已经62岁,但精神劲十足。“随便找个座位坐!”大块的塑料门帘上被水汽打湿,雾蒙蒙一片,老杨一边招呼客人进店一边拿着毛巾擦拭门帘上的水珠。
进店的食客是一家三口,穿着朴素,操着一口外地口音。男人和女人都皱着眉头,瞅着墙上的菜单犹豫不决,老杨爽快地招呼:“呀!想吃啥都行,咱都给你做好,冒汤还是羊杂,这都是开了30年的老店了,放心吧。”
隔壁一旁的食客插话道:“冒汤在我们兴县可是特色小吃。”又一位稍年长的老人接话说:“兴县人对冒汤羊杂汤的喜爱可以这样形容——饿了得吃一碗,不饿也想吃一碗。”食客听着一乐,说道:“那就两大碗冒汤一小碗羊杂碎。”
“儿子!两大一小!”老杨高声一喊,刘旭军也赶紧回应:“马上!坐下稍等!”听着食客的闲聊,刘旭军早已熟练地抓起一把粉条放进锅中,过一会儿粉条煮好了,他一手拿碗一手拿着勺子,舀汤、捞粉、撒葱花香菜,几个动作一气呵成。
“你这一盒子多少钱?”没一会儿就有顾客进店询问,老杨赶紧放下拾掇好的碗筷迎上去介绍:“一盒子100元,共有六份。每一份相当于你在店里吃的一大碗。”老杨顺手拿起大碗比划,“我们这都是配比好的,味道和店里的一样,你拿回去上锅煮就行!”
给客人打包好后,老杨一边收拾桌上的碗筷一边说:“现在物流方便,咱也是顺应市场需求,现在兴县冒汤都销售到北京和上海了!”
30年的老店,能坚守到今天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我们就是实打实用好料。”刘旭军和记者坦言,“我们家用的汤底都是用猪骨头和羊骨头熬制,配料也十分简单,只有胡椒、花椒、味精、鸡粉,没有任何添加剂。还有我们用的粉条都是定制的,饺子也都是雇人纯手工包制。”
刘旭军也接过话题说:“去年,店里进行了装修改造,现在店面焕然一新,生意也越来越好。”看着崭新的店铺,听着儿子的介绍,老杨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了解到,从早上7点到下午3点,老杨可以卖出约300碗冒汤和15盒真空包装礼盒。“希望新的一年,有更多人认可我们老七冒汤,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品尝到我们兴县的特色味道。”老杨笑着说。(记者 康桂芳)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