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局势风云变幻,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这片海域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据红星新闻1月16日报道,当天,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同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在福建厦门共同主持召开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十次会议。双方就南海形势坦诚、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中方就菲方近期海上侵权挑衅活动、炒作中菲涉海争议提出严正交涉。
南海(资料图)
而就在中菲此次重要会议刚结束不久,一系列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据阿尔法军事1月23日消息,外媒披露,中菲同意维持去年双方就菲律宾向仁爱礁破船运送补给达成的临时协议,菲律宾每次补给前需向中方通报并接受检查,且不得运送建筑材料。这一协议自去年6月达成后,让仁爱礁恢复了平静,菲律宾后续的补给都在中方安排下完成。然而,这一消息却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坐不住了。
当地时间1月22日,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上任第二天,便马不停蹄地给菲律宾外长马纳罗打去电话。美国务院发布的新闻稿显示,菲律宾外长是鲁比奥上任后首位通话的外长,这一特殊待遇背后,显然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原来,就在特朗普宣誓就职当天,白宫收到了中菲维持仁爱礁运补协议的消息,这意味着菲律宾在仁爱礁问题上逐渐接受现实,破船若得不到建筑材料,最终将自行解体,菲律宾也将彻底退出仁爱礁。
鲁比奥(资料图)
美国一直试图在南海搅局,将南海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要地。如今,中菲在仁爱礁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无疑打乱了美国的如意算盘。鲁比奥在通话中声称“中国的行动破坏了本地区和平稳定,美国根据共同防御条约对菲律宾承担的义务坚定不移”,这番陈词滥调,不过是美国试图给菲律宾撑腰,鼓动其继续在南海闹事的手段。
回顾近年来的南海局势,菲律宾在南海的一系列侵权挑衅行为令人侧目。据大白话瞰世界1月18日报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去年11月签署了所谓“群岛海道法”和“海洋区域法”,将所谓“南海仲裁案裁决”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明确海洋界限的依据之一,妄图以国内立法形式固化仲裁裁决,强抢南海群岛。这种混淆视听的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不仅如此,菲律宾还不断在南海进行军事挑衅。2025年1月17日,距离中菲厦门磋商不到24小时,菲律宾海军就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举行军事演习,美国更是出动一艘航母、一艘导弹巡洋舰以及两艘驱逐舰参加。这种拉帮结派、狐假虎威的行径,无疑是对南海和平稳定的严重破坏。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反复无常,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支持与怂恿。美国为了实现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不断在南海问题上煽风点火,挑拨中菲关系。美国与菲律宾加强军事合作,不仅向菲律宾提供军事装备,还频繁举行联合军演,试图给菲律宾壮胆,让其在南海问题上更加肆无忌惮。
然而,菲律宾似乎忘记了,美国的支持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其外交政策更注重利益回报。特朗普在外交上重视利益超过“盟友责任”,菲律宾要想持续得到美国的支持,就必须付出更多代价。而菲律宾自身经济实力有限,根本无法满足特朗普政府的要价。
南海(资料图)
在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上,菲方当场作出3项保证:同意加强涉海对话沟通联系;同意妥善处理海上矛盾分歧;继续推进海警、海洋科技与环保等各领域涉海务实合作。这表明菲律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南海争端的重要性。但从菲律宾近期的一系列行为来看,其能否真正落实这三项保证,还存在很大的疑问。
中菲在南海问题上有着诸多分歧,仁爱礁问题更是其中的焦点。中国对仁爱礁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是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事实。而菲律宾的非法“坐滩”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在南海的维权执法行动,是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海洋权益,是正当合法的行为。
中国在南海的实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岛礁不仅改善了驻守人员的生活条件,还提升了中国对南海海域的管控能力。同时,中国海军和海警的实力也在不断提升,拥有先进的舰艇和武器装备,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面对美国在南海的不断挑衅,中国始终保持冷静和克制,但也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中国多次强调,美国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方,无权介入中菲之间的涉海问题。美菲军事合作不得损害中方在南海的主权和海洋权益,更不能以此为菲律宾的非法主张背书。
从长远来看,南海的和平稳定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菲律宾应该认清形势,不要被美国的空头支票所迷惑,切实履行在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上作出的承诺,与中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南海争端。美国也应该尊重地区国家的意愿,停止在南海的挑衅行为,为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美国(资料图)
南海局势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中菲两国的利益,也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希望各方能够以和平、合作的态度,共同推动南海问题的妥善解决,让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