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实验室:因何成为名校新年贺词中的高频词?

怀玉的日记薄 2023-01-02 17:44:20

浏览各校新年贺词之后感到,全国重点实验室出现频次很高。本文简单梳理就发现,清华、北理、北航、复旦、同济、东南、大工、成电和兰大、浙大、武大、中大、南大、吉大等名校,新年贺词中都提到全国重点实验室,或是积极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或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展喜人,或是获批重组几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这说明,全国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名牌高校下一步建设的重要目标。自从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批准建设的消息发布之后,全国重点实验室就成为一个热词。因为这2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经过重组、推荐和评议而遴选出来的,并被称为“标杆”,可见其地位之高。名牌高校又是国家级实验室的主要建设单位,重视是必然的。

(一)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都被高校列为过去一年的建设成果。

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涉及的13所院校,都在新年贺词中提到此事,而且有的还另外获批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这方面,兰州大学与华中农大最为亮眼。

兰州大学的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首批20个标杆实验室之一,共建的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也已获批。这就是说,兰州大学已经拥有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大提到,以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入选全国首批“标杆”、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等为牵引。这说明,华中农大既有一个实验室入选“标杆”,又有一个实验室经过重组而成为全国重点实验室,还新获批了一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可谓大丰收。

浙江大学除了“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标杆”之外,也另外获批“流体动力基础件与机电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二)贺词如果出现“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等表述,表明在“国重”重组中取得明显进展。

对于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有的高校在新年贺词中只是一带而过,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成效,而是恰恰相反。比如清华大学只是说“全面启动全国重点实验室改革”,实际上清华大学的“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两个实验室入选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

在拥有“标杆”实验室的高校中,复旦大学的一句话是“加快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中国农大的一句话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科大的一句话是“扎实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可见这一句话含义丰富,并有成效支撑。

只要在新年贺词中提到全国重点实验室或是“国重”重组,就表明在这个方面卓有成效,反之则说明尚未见到成果。比如成电提到“持续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及新增工作”,南大提到“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展喜人”,吉大提到“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燕山大学提到“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机械工程学科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等。

(三)华中科大、东南大学等10所名校明确表示,已经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大提到“获批重组建设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中科大现有4个“国重”: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的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重”有可能组建成“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这说明其他3个“国重”已经全部重组完毕,顺利转为全国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提到“首批毫米波、移动通信和数字感知芯片技术(依托共建)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已顺利通过重组,纳入新序列管理。东南大学现有毫米波、移动通信、生物电子学3个“国重”,也说明3个“国重”全部重组为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大连理工、西军电各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中山大学的“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获批共建“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获批建设“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提到新增“高性能电子装备机电集成制造”与“**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大等5校各自宣布获批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北农大的“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为“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的“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列入新序列,西南大学的“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

两所“双非”也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西农大获批全省首个独立组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该校目前拥有“省部共建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牵头组建申报的“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获批立项建设。

#高考择校#

网友们,“全国重点实验室”被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升级版,代表国家在相关领域的顶尖科技水平,各校获批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高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版图,形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新布局。

这既是对前些年学科建设成效的检验,也是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机会,正如深圳大学所说,其牵头组建申报的“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深大建设相关领域世界一流学科搭建了重要平台。如此,高校必然将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一件大事,成为新年贺词中的高频词也就顺理成章。不知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期待留言讨论,供阅读此文者欣赏。谢谢阅读与关注。

(本文为原创,“教育透镜”首发和唯一发布;本号未在其它网站设立相同名称的账号或其它账号;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多所“双一流”迎来“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国重”有何不同?津城高校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共计18个,其中一校独占10个!国研中心 国创中心 基础科学中心 前沿科学中心:有何不同?此所“985”:同时建设2个“大科学装置”和2个“国创中心”高校五年共获42项国家一等奖:清华、浙大、武大位居前三!
0 阅读:6
怀玉的日记薄

怀玉的日记薄

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