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很多啃老的人造巨婴时,更是无比希望所有的父母都真正给孩子心理断奶。 因为,唯有分离,才能通往独立。
也许你也曾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那个无所不在的角色? 也许你也曾每天都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担心他们吃得不够好,学得不够多,甚至连朋友圈的每一条动态,都忍不住要盯上一眼,生怕他们错过什么重要的机会? 而你知道吗?养育的真正意义,其实就是不断的分离。 每个父母,都会经历一次次的告别和放手。
养育:从怀抱到襁褓,你抱着刚出生的孩子,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他们的每一份微笑、每一声哭泣,都会引发你的关注。 那时候,你觉得自己能保护他们一辈子,给他们所有的爱与呵护。你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准备奶瓶、换尿布,整个人都沉浸在母性的光辉里。
你看着他们躺在婴儿床上,逐渐长大,逐渐学会在床上自己翻身,抓住床边的玩具。直到有一天,他突然从你怀里挣脱,自己翻身爬了出去,甚至开始用小手指着旁边的玩具,自己努力去抓。你开始意识到,这个小小的生命,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步伐。曾经那个以哭求抱的孩子,已经能用稚嫩的声音对你说「我自己来」。
离家:从学步到学校,孩子从不愿意上学,一到幼儿园门口就哭闹,持续了好几个月。 突然有一天,他不再回头看你了。 他笑着和校医打招呼,和老师打招呼,他笑着和你说再见,然后步伐轻快而坚定地走向自己的教室。 你站在幼儿园门外,静静看着他跳跃着小步越来越远的背影,感到自己仿佛失去了什么。
学习:从看管到引导 进入学龄期,你的焦虑进入了新的高峰。你开始盯着孩子的成绩单,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甚至忍不住在考试前给他们「温馨提醒」,生怕他们忘记重点知识。渐渐地,你发现,焦虑和掌控并非长久之计。你开始意识到,孩子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使把成绩盯得再紧,他们依然会在某个时刻崩塌。 这时,放手的意义愈加明显——你不应该一直掌控他们的成绩,而是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成长:从顺从到冲突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了更多独立的思想、对生活的不同看法。 你突然发现,他们正在主动和你拉开距离。 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总是需要你的陪伴,反而要求更多的私人空间,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反叛。 有一天,你提醒孩子早点回家,他却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了,不用你一直管我。
这句话,一刹那间刺中了你心里某个柔软的地方。 你想要继续守护他们,继续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孩子却开始争辩,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 你的「管束」越来越没有效果,而他们的反叛,也让你感到无比焦虑和困惑。 你在心里一遍遍地回放自己从前对孩子的教导和照顾,觉得那些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的反应却越来越尖锐,越来越不愿接受你的意见,甚至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叛逆。
这时候,「分离」不再是简单的物理距离,而是心态和价值观的碰撞。 你开始发现,他们抗拒你的「指引」,需要的是你的「理解」。 经历了一系列冲突后,你逐渐意识到,你们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被定义。 你们从主导者和跟随者,变成了互相尊重和理解。 你不得不慢慢放手,不得不重新学习理解一夜之间就成长得陌生的他,不得不和他们建立新的连接…… 有时,你看着他的行事方法,难免会涌上一阵不安,想要善意地提醒,不要犯错,不要走错路。 但他们却不撞南墙不回头,非要自己掉坑里,才学会吃一堑长一智。 你再也无法干预他们的选择,再也无法决定他们的人生。
你开始发现,最艰难的「分离」,竟然是在他们能够独立的那一刻。 不是他们放不下,放不下的,是你。 你为他们铺就的每一条路,最终都让他们自己走得更远,而你,最终只能站在他们的背后,默默注视着他们,独自走向前方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