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业务员,你有多少时间花在无效社交上?

诺保莱 2025-03-24 11:34:54
无效社交指的是在人际互动中,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或资源却无法达成实质性价值交换或目标推进的社交行为。对于保险业务员(尤其是财险领域),这种社交往往表现为形式大于内容、消耗大于收益的互动。 今天就财险业务员的社交和读者分享几个内容: 一、无效社交的特征、表现和场景: 那对于财险业务员来说,无效社交有哪些特征、表现和场景呢: 特征一:目标模糊 比如经常出席一些合作伙伴的活动,目的只是为了露脸,并没有锁定潜在客户或者合作伙伴,有时只是为了撑场面,没有明确的沟通目标和预期成果。 特征二:价值不对等 财险业务员常常会有一个侥幸——“万一呢?”,就是明明没有结果也会坚持,有时只是自我感动。如果一方(财险业务员)持续地维持客户关系,对方并没有资源置换需求和成交意愿的话,应该及时止损。 特征三:单位时间产出低 有些场景时间短,不具备说明自家优势,或者虽然时间很长,但是不具备细谈的条件,还有一些是投产保极低,都需要充分估量时间成本; 特征四:负能量场合 同行有时是资源,有时也是累赘。因为财险行业各公司的内部环境差不多,不同公司的员工在一起能相互共情,吐吐槽、骂公司或者领导,但要把握度,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负能量情绪中,影响工作状态。 特征四:不可持续 比如一些客户永远要靠业务员单向联系,从无询价或者反馈,或者某些业务风险极高,操作性不强,没办法持续,应酌情考虑时间成本。 二、有效社交的五个维度 维度一:对象选择 对于财险业务来说,社交对象要聚焦决策者,通常会有一些陪伴局或者校友会之类,除非出于人情,否则需要谨慎,因为没有人不认识几个做保险的,要保证有质量的社交就需要聚焦决策者。 维度二:场景价值 目标客户聚集地对于财险行业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各类行业展览会、相关企业的培训会等等,把随机社交场合的时间(棋牌、KTV)转换到客户聚集地会效率更高。 维度三:沟通内容 纯感情维系的场合,一般内容都是八卦和闲聊,建议转换到专业价值沟通内容上,比如理赔案例分析和风险分析等等。 维度四:成果验证 有效社交会在48小时内产生具体行动项,比如需求清单、初步报价、投保相关内容和领导批复项等,如果只是收获口头认可,比如类似“下次找你”并无具体下文的反馈,则基本上这次社交没有收获。 维度五:长期信赖 需要持续不断的应酬才能维系的关系就是没有形成长期信赖关系,形成长期依赖就是会不断形成转介绍和领导资源的倾斜。 总之,无效社交的本质是用战术性勤奋掩盖战略性懒惰。保险业务员应把社交视为“风险标的”来管理——评估每个关系的“风险敞口”(投入)与“预期赔款”(收益),才能从人情漩涡升级到价值投资。
0 阅读:1
诺保莱

诺保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