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挥舞加征关税大棒,妄图在贸易领域对我国施压。然而,就农产品贸易层面而言,这一举措却意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特殊催化剂”,不仅倒逼我国降低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还有效缓解低价倾销问题,激活国内大循环,为我国老百姓带来诸多利好。

长久以来,美国农产品凭借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价大量涌入我国,给我国本土农产品市场带来不小冲击。美国大豆、玉米等凭借价格优势,一度占据我国进口农产品相当比例。低价倾销不仅挤压了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空间,更压低了农产品价格,让我国广大农民增产不增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此次美国加征关税,使得美国进口农产品成本大幅上升,价格优势不再,为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造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美国加征关税促使我国加速调整农产品进口结构,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对美国玉米进口量及大豆依赖度持续下降。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207.26万吨,仅占玉米进口总量的约15%,占我国玉米总供应量的比重仅为0.7% ;截至2024年底,中国进口大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依赖度在20%左右,对巴西大豆的进口依赖度在70%左右。我们积极拓展从巴西、乌克兰等国进口农产品,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增强了我国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降低了因单一进口源带来的风险。同时,也为国内农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让本土农产品有更多机会走进老百姓的餐桌。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外部压力成为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升级、提升自给能力的强大动力。为减少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我国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大力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例如,我国在大豆种植领域,通过研发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大豆产量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溉、仓储等配套设施,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
从市场角度来看,美国农产品因关税价格上涨,消费者会更多地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农产品,这直接带动了国内农产品的消费,促进了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繁荣。而市场需求的扩大,又进一步刺激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增强了农业经济的内生动力。
美国加征关税虽带着恶意,但却在客观上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激活了国内农业大循环。随着国内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自给能力的提升,我国老百姓将享受到更安全、更优质、更实惠的农产品,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坚实的物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