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美国曾做过一个实验,将4男4女关一起两年,结果咋样了?

桑代克得猹 2024-11-13 15:03:01

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前言——

33年前,由美国政府和财团联手策划,耗资1.5亿美元,实行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实验。

这场实验的本质是将8名素不相识的男女志愿者关在一个密闭的人造环境中,模拟火星等极端环境条件,观察他们两年的生存状态。

而这场实验,也被命名为“生物圈2号计划”。

然而,当两年后,8人被释放出来时,竟出现了令所有人震惊的一幕...

——生物圈2号计划——

上世纪90年代,人类的太空梦正如火如荼。在航天科技的日新月异下,探索外太空的热潮在全球掀起汹涌澎湃的浪潮,很多人都相信,人类迟早有一天会离开地球,去寻找新的家园。

然而,要想在外太空长期生存,首先必须克服重重困难。

不过很快,美国的一众科学家和企业家们,就萌生了一个宏大而前所未有的设想:仿照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在地球上建造一个密闭的人工环境,来模拟人类未来在外太空星球的生存状况,为将来的星际移民划下关键的一笔。

它的发起人是当年名声显赫的橄榄球运动员艾伦·索罗。

可是要让这个构想变为现实,光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巨额的资金投入才是燃眉之急。

于是索罗四处奔走,终于说服了美国富翁爱德·巴斯慷慨解囊1.5亿美元,为生物圈2号计划的落地建造买了单。

——人造的世外桃源——

在经过了他们的多方面调查和研究之后,最终科学家们选择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附近的一片沙漠作为实验的据点,因为这里能最大程度模拟火星的环境。

就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建设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区域拉开了序幕。

这场巨大的工程持续了8年,共耗费1.5亿美元。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和调试,终于在这片沙漠中耸立起了一座巨大的玻璃穹顶建筑。

这座占地1.2公顷的生物圈2号基地,由8万根白漆钢梁和6000多块玻璃组成。

钢梁构成了建筑的骨架,而玻璃则是与外界隔绝的重要屏障。

为了确保完全封闭,工人们用密封条将每一处缝隙都严严实实地堵住,就连地面也用焊接的不锈钢板和钢垫进行了密封。

建筑的内部别有洞天。

为了模拟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科学家们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复制了热带雨林、草原、海洋、沙漠、沼泽等多种环境。

除了地形地貌,这里还投放了约4000个生物物种,包括3000种动植物和1000多种微生物。

而这个生物圈的核心是一个自我循环的大气系统,能够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适量的氧气。

为了补充日照,人们还在顶部安装了透明玻璃。

同时,一些人工系统如降雨系统等也被安装,以模拟真实的天气环境。

除了自然环境,人类居住区、农业区和工业区也在内部划分完毕。

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人们不仅可以生活、也可以从事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

巨资耗费、精心设计,终于在1991年,这个引人注目的生物圈2号基地终于完工了。

接下来,将会有8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将在此进行为期两年的封闭生存实验,检验人类是否真的能够在外太空长期生存。

——乌托邦变成地狱——

那是1991年9月26日,一个将载入史册的日子。

八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齐聚亚利桑那州的一片沙漠,他们将在这里封闭生存两年,在仿造地球环境的生物圈2号基地内,模拟人类未来在外太空星球的生活。

当八人缓缓踏进这个由玻璃和钢铁编织而成的巨型穹顶时,所有人的心情都无比激动。

生物圈2号占地1.2公顷,耗资1.5亿美元打造,内部分为热带雨林、草原、海洋等多种生态环境,共投放了近4000种动植物和微生物,可谓是个独立的小宇宙。

在实验伊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有希望。

这八名科学家分工协作,每天忙于处理农业、畜牧、废物处理等事务,确保这个小世界的正常运转。

他们的生活虽然原始、艰苦,但能自给自足、相互分享食物和水源,倒也算得上舒适自在。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推移,生物圈2号开始露出它残酷的一面。

首先是食物短缺的问题。

由于各种意外因素,他们辛苦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一落千丈,为了维生,只能变卖个人物品换取外界补给。

更糟糕的是,生物圈内的氧气含量也在不断下降。

在实验第7个月时,氧气浓度骤降至14.2%的危险水平,远低于正常大气。八名科学家不得不依靠外界输氧才勉强维生,并增加了大量植物来稳定氧气水平。

与此同时,由于他们长期被封闭在这个狭小空间内,加上资源匮乏、生存压力巨大,八人之间的矛盾和争执也在所难免。

有人情绪失控,陷入抑郁,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受到严重冲击。

曾几何时,他们还自豪地认为这里是个伊甸园,是人类未来在外太空的理想家园。

但现在,生物圈2号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座囚笼,一个注定失败的人造天堂。

缺衣少食、氧气不稳、水源恶化,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糟糕,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

终于,在苦撑了21个月后,八人集体向组织者提出了撤离要求。

作为各领域的专家,他们太清楚,以生物圈2号展现出来的生态循环能力,继续硬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他们的心理防线早已土崩瓦解,而这个庞然大物也随之彻底崩塌。

就这样,这场备受瞩目的疯狂实验以惨淡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八名憔悴不堪的科学家缓缓走出生物圈,在世人好奇的目光中,宣告了这个耗费巨资的梦想的彻底破灭。

尽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生物圈2号却无情地将人类在外太空长期生存的美好憧憬击得粉碎。

——这场实验的意义——

生物圈二号的覆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还太肤浅,要在地球之外复制生命的环境还为时尚早。

只不过,生物圈二号实验虽然失利,但它的意义却远非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从科学的角度看,它已经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杰作,其规模、技术和复杂程度都是空前绝后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失败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它告诉我们自然界的系统关联是何等错综复杂,单单将有限的生物种类装进一个密闭空间远远不够。

氧气循环失常只是生物圈二号失败的一个表象,却并非根本原因。

原因在于建造者对地球生态的认识过于肤浅,忽视了诸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因为人为缩小了生态系统的规模比例,所以也使生物圈2号的生态系统无法达到自我调节的平衡,各个物种相互制衡的关系也被打乱了。

存在于生物圈二号内的不仅是有限的生物种类,更有着不合理的物种结构比例。

昆虫数量太少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结果,某些物种数量膨胀反过来又压制了其他物种,整个系统陷入失衡。

生物圈二号的失败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人类无法在地球以外复制出一个真正的生命维系系统。

这个宏大的实验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最终无法成功。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此放弃探索,生物圈二号虽然失败了,但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毕竟即使是最顶尖的科学家对自然界的认知也只能说是一知半解。

我们对生命奥秘的理解总是浅尝辄止,而大自然的奥妙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生物圈二号虽然失利,但正是通过这样的失利,人类才能不断汲取教训、不断修正认知,最终有朝一日靠近对自然规律的真相。

毕竟,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即使曲折艰难,也总不缺乏这样的杰出探险者。

——结语——

在实验失败之后,生物圈2号被捐赠给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成为了学校的生态学研究基地之一。

同时,这里也已经对外开放,成为了一个热门景点。

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这个巨大的封闭生态系统,里面拥有原始雨林、沼泽、沙漠等多种生态环境,还可以近距离观察其中的动植物。更重要的是,游客们可以从中了解屋顶绿化、节能环保等先进理念和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如今的生物圈2号将科研与旅游完美融合,通过实践教育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它代表了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保护的不懈努力。

0 阅读:0

桑代克得猹

简介:人类的具体历史,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