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
《论持久战》在抗日战争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意义,其影响深远,涵盖战略指导、政治动员、哲学思想、国际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等诸多重要领域,堪称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
战略指导
从战略指导层面来看,这部著作诞生于抗日战争初期“亡国论”和“速胜论”甚嚣尘上的复杂背景之下。彼时,部分人因日本军事力量的暂时强大而陷入绝望,认为中国必将亡国;而另一部分人则盲目乐观,幻想凭借某一战役或事件迅速取得胜利。教员则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深刻入微的分析能力,通过对中日双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全面而深入的剖析,精准地指出中国不会亡,抗日战争必然是持久战。
他极具前瞻性地将这一漫长而艰难的战争历程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在战略防御阶段,鉴于敌强我弱的态势,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通过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消耗敌人有生力量,迟滞敌人进攻步伐;在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敌我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适时转变为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在广袤的敌后战场开展持久的游击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到了战略反攻阶段,则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发起全面反攻。这一整套战略战术体系,不仅有力地纠正了当时错误的战争观念,更为全国军民指明了抗战的方向与路径,使中国在长达八年的抗战岁月中有了清晰的战略蓝图与行动纲领,为最终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石。
政治动员
在政治动员上,《论持久战》明确了抗日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的政治目标,使全体军民深刻认识到抗战绝非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关乎民族独立、国家尊严与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其必要性与伟大意义不言而喻。通过制定如《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具体政治纲领,明确了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行动方针,使民众清楚知晓如何为达成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其中“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著名论断,更是将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人民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与战斗意志,无论是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是后方默默奉献的百姓,都被充分动员起来,积极投身抗战。从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军需物资,到农民踊跃缴纳公粮、支援前线;从知识分子宣传抗战思想、唤起民众觉醒,到广大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奔赴杀敌战场,全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敌,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筑起了抵御外敌入侵的血肉长城。
哲学思想
从哲学思想维度考量,教员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实事求是地分析中日战争中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等矛盾双方的特点与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出战争发展的内在规律。这种从实际出发、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为正确认识和指导战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例如,在看待敌强我弱这一矛盾时,并非片面地、静止地看待,而是认识到这只是战争初期的阶段性特征,随着战争的推进,中国凭借自身的进步性、广大的领土和众多的人口以及国际社会逐渐增加的支持,能够逐步削弱敌人力量,壮大自身力量,实现敌我力量对比的转化。
这一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观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并非一成不变,中国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由劣势向优势的转化。这种深邃的哲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抗战战略战术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石,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重大历史实践中的强大生命力。
国际影响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论持久战》被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宋庆龄积极促成其英语翻译并在海外广泛流传,教员还亲自为英译本作序,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这部著作得以跨越国界,走向世界舞台。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抗战的正义性、持久性以及必胜信念,让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中国抗战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与贡献,从而为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同情与支持。
众多国际友人纷纷来到中国,支援中国抗战,如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救治伤员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斯诺等记者深入中国战场,报道中国抗战真相,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同时,《论持久战》所阐述的战争规律与战略战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与指导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其他被侵略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理论发展
于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而言,《论持久战》是教员思想走向成熟的关键标志。它集中体现了教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卓越能力,系统阐述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战术与军事辩证法思想。在这部著作中,教员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与中国抗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以及一系列具体的作战原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这一理论成果不仅在抗战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在后续的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国防现代化建设等多方面的理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思想武器,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
《论持久战》犹如一座不朽的灯塔,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国抗战的战略纲领与精神旗帜,更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以及人类历史文化都有着深远意义与卓越贡献的伟大著作。其蕴含的思想精髓与精神力量,在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与传承。
特此声明内容来源于上官读毛选
铁路局旅客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