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赓续,国魂永存。随着李天顺摔碎玉石榴,以死守护国宝,侵华日军不久后战败,无条件投降,由著名导演王小康执导的史诗巨制《宣武门》今晚将在北京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圆满收官。
《宣武门》自3月5日开播以来,凭借乱世风云的史剧格调、匠心的史剧制作、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戏骨演员的精彩表演,收视一路走高,卫视收视第一、爱奇艺飙升榜第一、腾讯视频传奇剧榜第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中新社、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中国小康网、首都广电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该剧,各界好评如潮。2024两会期间,两会代表也踊跃观看《宣武门》,共享文化大餐。众多观众点赞:“三十年前《大宅门》,三十年后《宣武门》”“《宣武门》让小人物融入大历史,是一部有品质、有筋骨、有情怀的史诗巨制”“《宣武门》深入历史深处,家族命运与国家命运交织,荡气回肠,直击人心!”
匠心制作,以小人物视角双线讲述乱世风云
《宣武门》由著名导演王小康执导,以宣武门为依托,以玉雕世家李天顺守护国宝玉石榴为线索,震撼展现了近年中国历史风云变迁和家国命运。《人民日报》点赞:“《宣武门》从一户玉匠人家的命运变迁来讲述北京城的历史变迁,用一件玉雕国宝的抗争守护史展现风云变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光芒与匠心艺德。”《光明日报》评《宣武门》: “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以小见大的传奇史诗。”《文汇报》评价:“作为一部跨度近半个世纪的群像历史戏,《宣武门》中的角色塑造颇具深度,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经历,通过他们的命运交汇,呈现出一幅真实而饱满的社会画卷。”
乱世风云起,百年中国梦。谈到创作缘起,导演王小康表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在时代巨变,经济急速发展的当下,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寻根铸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文化和家国情怀是《宣武门》的根与魂。创作拍摄《宣武门》就是为了“寻根铸魂”。
一颗玉石榴,一条老街。王小康说:“《宣武门》的特色很鲜明,就是以人写史,托物言志,把镜头对准北京一户做玉器的普通人家,从一户人家的命运变迁来讲述北京城的历史变迁,用一件玉雕国宝的抗争守护史‘以小见大’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此,王小康给《宣武门》定了三个创作原则:立关键道具、立人物刻画、立文化传承。在制作和拍摄手法上大胆创新,并邀请北京民俗顾问整体把控。“比如宣武门老街现在已经没有了,为了再现宣武门的历史风采和人文风情,我们1:1搭建了一条宣武门老街。剧中老街人的生活细节和风俗,包括葬礼、婚庆、街头卖艺、羊头宛的叫卖、豆汁张的吆喝、京剧表演,都是还原历史面貌,真实展现宣武门那段历史是什么样的。”王小康表示,为了真实展现八国联军进城,入侵北京的历史,八国军队的作战服装、慈禧等清朝人的服装,都是遵循历史,全新制作,共定制了15000套服装。“因为剧集涉及不同历史时期,所以是倒叙的拍摄方式,每个演员都是从年长演起,逐渐演到自己的年轻时代。而且《宣武门》在戊戌变法等时期的妆造没有用假发,演员都是真剃头。”王小康说。有网友点赞:“精良历史大片既视感,整部剧在服化道和战争表现上极为考究,追求真实而不乏创造力,展现出了极高的制作水准。”
在剧情铺陈上,《宣武门》大开大合,将护宝传奇和民族命运交织,双线并进,融合了众多文化元素和历史事件。这里有妙手技艺,雕琢国之玉宝的匠人匠心;这里有戊戌六君子血色变法的社会呐喊;这里有八国联军进京,火烧圆明园的国家屈辱;这里有京剧国粹、玉雕手艺、古道家风、民族气节的血脉传承,还有引发观众共鸣的烟火生活和情感纠葛。让历史剧更加平民化,更加落地,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是导演王小康的创作初衷。他表示:“我希望《宣武门》能轻松一点,不要一到历史剧就是权谋或宫斗,而是在故事里融入更多现代生活理念。包括贝勒爷和明月的闪婚和先婚后爱,李天顺杨尚德吴秀珍和黄禾香四个人的情感纠葛,互相吃醋的同时又很温暖。”业内剧评人点赞:“这部剧不仅展现玉雕文化的传承,更展现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捍卫家国的艰辛历程。京味十足的《宣武门》重现了历史剧的魅力,让观众体验到历史的风云变幻与人文情感的细腻表达。”
寻根铸魂,玉人合一传承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历史剧最精彩的不只是历史事件,更是人。复盘《宣武门》广受好评的原因,人物传神出彩是关键。导演王小康没有启用流量小鲜肉,而是集结了老中青实力演员,大部分演员都是北京人或能操一口地道的京腔,保证该剧的表演水准和正宗京味儿。剧中,不论庙堂之高的位高权重者,还是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百姓,《宣武门》中,几乎每个人物都各显风流,自成特色。比如有一场慈禧太后和玉工李云棉的对话戏,话里有话,内涵玄机。李云棉献宝,慈禧一句“你现在还能雕吗?”将多疑和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李云棉“眼已花,手已废,再雕不了了”的谨慎回复,堪称满分答案,明确向慈禧太后表明玉石榴只此一个,保住了性命,充分展现了乱世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和处事胆略。有网友盛赞:“戏骨飙戏,人物细节传神,斯琴高娃和张丰毅的高超表演提升了《宣武门》的史诗气质。”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从宣武老街说起。王小康表示:“老街有一千多年历史,比北京的历史还久远。是先有老街然后才有了北京城,它的历史和政治意义非比寻常。十九大召开后,习总书记讲话提到体现中国56个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象征的文艺作品,要讲好百年中国梦故事。如果说北京作为首都能代表百年中国梦故事,那么老街则是北京城里最能代表中国百年的部分之一,电视剧《宣武门》是百年中国梦的一种艺术聚焦和精神象征。”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宣武门下,玉工李家以匠心和情怀雕琢民族气节和文化之美。从献玉、丢玉、藏玉、护玉到最后砸玉,“玉石榴”贯穿全剧,托物言志。玉石榴寓意“中华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玉代表一种精神:“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而这些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的传承都在剧中深刻展现。对此,有网友表示:“无论是精致的雕刻工艺,还是深厚的文化内涵,都让人感受到了中华传统工艺的魅力与价值。《宣武门》巧妙运用历史元素,将玉雕艺人的匠心与国家昌盛的寓意相结合,使整部剧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当历史照进现实,谈及《宣武门》的现实意义,王小康表示:“《宣武门》以剧传史,弘扬民族精神,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溯和追忆,更是一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致敬。在当下喧嚣浮躁,各种流行文化盛行的快节奏时代,我希望能以这样一部历史正剧,让现在的年轻人慢下来,静下心回溯历史,凝心铸魂,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知道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又该向何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