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太后早就发现双生子有问题,为什么不揭穿?真不愧是能站在权利巅峰的女人!

妙语连剧 2023-11-16 23:01:59

甄嬛怀着果郡王的双胞胎回到宫中,然而前一届的“宫斗冠军”乌雅太后早已察觉端倪。为何太后没有揭穿甄嬛的秘密呢?原来,太后是一位老练的狐狸。

在凌云峰,甄嬛曾经体验到短暂的幸福,本以为能与果郡王相守,却突然传来果郡王过世的噩耗。

受到重创的甄嬛未能完全接受现实,然而她却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在情绪的波动中,她最终决定保留这个孩子。

除了希望保住孩子之外,更为关键的是,甄嬛意识到果郡王的死并不寻常。为了复仇,她知道唯一的出路就是重新回到宫中。

这对甄嬛并非难事,她设计让皇帝与她“重燃旧情”,然后以“钮祜禄氏”的身份归来,正式踏上了黑化之路。

尽管甄嬛的怀孕使皇上欢欣鼓舞,但她面临的问题是,孩子并非皇上所生,中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差。甄嬛最终是如何瞒过众人的?

实际上,太后并非第一时间就发现了真相。她是在三次试探中才觉察到端倪。

在第一次试探中,太后召见甄嬛,当着皇帝的面询问:“熹妃的肚子看起来,要比寻常快五个月的肚子大些。”

以往的甄嬛或许会因慌张而露馅,但现在她是钮祜禄·甄嬛,她假装一脸幸福地回答:“太医说臣妾怀的是双生胎。”

这句话成功地消除了太后的疑虑,她当时只是试探,并未真切怀疑。太后听到甄嬛的回答,只能暂时压下疑虑,让太医再次诊脉。

太后之所以能笑到最后,是因为她是一位精明的宫斗高手。她看重的是皇室血脉,不容许有人钻空子。巧合的是,甄嬛真的怀了双胞胎,肚子稍大的确能解释。

太医确认后,太后表现出期待的神情,但她真的相信了吗?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太后绝非单纯。她笑到最后,是因为她心如明镜,不容许有人打乱规矩。虽然甄嬛过关,但若不采取行动,一切都会暴露。

更重要的是,皇上虽然表面淡定,但内心多疑。甄嬛必须消除皇上的怀疑。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在生产时弥补一个月的时差!

甄嬛从太后宫走出,表面上镇定自若,但内心充满紧迫感。虽然她勉强过关,但若不采取措施,一切都将曝光。在此关键时刻,甄嬛必须防止皇上对她的怀疑。

这一切的曲折和波澜,其实都要感谢宁嫔。一天晚上,她在半路上被猫冲撞,因而成功“早产”,生下了一对龙凤胎。这一意外事件一举解决了后宫的议论纷纷,也合理解释了为什么甄嬛的肚子要比其他嫔妃更为大一点。

皇帝对此欢欣鼓舞,全身心沉浸在迎接爱子的喜悦中。然而,太后却仍有一事未决:关于甄嬛所生是否为皇帝的孩子,她依然需要进行深入的确认。

不久后,太后展开了她的第二次试探。

这一次,太后派遣身边的亲信——竹息前来探望甄嬛。竹息见到皇帝时立即说:“奴婢奉太后之命,来看一看小阿哥和小公主。”

这看似寻常的探访,按理说,太后高兴喜获孙儿,派人来看望是理所应当的。然而,竹息看了之后开心地说:“小阿哥与小公主,眉眼之间很像熹妃娘娘。”

这番言辞颇具深意。

在皇上为尊的天下,一个婢女前来看望的是皇子和皇女,如果是表达祝福的话语,理所当然应该以皇上为先,说小阿哥和小公主像皇上才合情合理。

然而,竹息言辞中透露出深意:阿哥和公主像亲娘我可以确认,但是否像亲爹我可不敢妄言。

竹息的话引起了太后的警觉,虽然太后并未明确指出,但她心生疑虑。或许太后为何没有直接点明原因,是因为缺乏确凿证据,而且她更希望皇帝亲自验证这一猜疑。

在后来讨论孩子取名的时候,太后默认一个皇上取一个名字,而沈眉庄的孩子则由太后亲自命名。沈眉庄在太后身边久经陪伴,太后除了对她的喜爱外,更有深层考量:她对沈眉庄孩子的身世非常确定。

然而,甄嬛还未意识到,针对她孩子的争议远未结束。尽管即便是性格多疑的皇帝也被糊弄过去,但心思敏感的太后并未彻底消除疑虑。

第三次试探即将来临——“滴血验亲”的名场面。

这一次,太后并未亲自现身,她是如何进行试探的呢?为何太后选择保持缄默,而非揭露甄嬛的疑虑呢?

在这场试探中,太后究竟有何目的?

而至于祺贵人的告发,虽然信心十足,却未能使甄嬛身陷囹圄。她与皇后联手,强迫六阿哥和皇帝进行“滴血验亲”,但当祺贵人提到私通之人是温太医时,甄嬛的表情变得玩味十足。可见,祺贵人显然是“聪明不足,蠢笨有余”。如果她没有直截了当地告知温太医是涉事之人,而是让皇帝自行查找真相,或许结局会截然不同。

更加蠢笨的是,为了确保结果,皇后竟然加入了白矾。最终,这一举动却成为她自掘坟墓的原因。

作为后宫之主,皇后为了推翻甄嬛竟然不顾一切,亲自卷入这场闹剧。而多疑的皇帝既未阻止皇后,也是希望了解真相。

然而,若皇室丑闻曝光,将成为天下的笑柄。皇帝与皇后对此顾虑重重,但此时后宫之主太后为何不现身制止这场“丑事”呢?难道她因为年老不愿再卷入是非之中?

当然,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太后仍在努力维护家族地位,怎可能被放任后宫闹成一团?太后的权力遍及宫中,她在其中布下了无数耳目。她之所以没有现身,不是因为老年退隐,而是因为她需要确认自己的猜测是否属实。

太后的默认,使得“滴血验亲”的场面“顺利完成”。

虽然这一次试探看似彻底消除了人们的怀疑,太后也没有再多言,但甄嬛在这场“滴血验亲”的过程中多次阻挠,太后或许并未放下心中的疑虑。

为什么太后不亲自出面直言疑虑呢?如果太后以自己的身份揭露疑虑,或许真相很快就会浮出水面。但太后选择保持缄默,可能是因为缺乏确凿的证据,而且她更希望皇帝亲自查明真相。

整个后宫的纷争,不仅涉及皇帝和皇后的个人名誉,更关系到整个皇室的尊严。太后在这场明争暗斗中既不愿揭露疑虑,又不希望皇室陷入更深的丑闻之中。

然而,太后的心思终究是个谜。她是否能够彻底消除心中的疑虑,以及后宫的风波是否真的就此平息,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为了保持权力平衡,太后需要一个能够抗衡皇后的存在,而甄嬛成了这个合适的人选。甄嬛怀的孩子虽然可能不是皇上的骨肉,但至少是皇家的后代。太后不在乎甄嬛怀的是谁的孩子,只要她能够成为一个制衡皇后的力量,帮助太后在宫廷中保持平衡。

太后的眼光独到,她理性地分析了后宫的复杂关系,看清了甄嬛的政治价值。在她的战略中,保障乌拉那拉氏的荣耀、制衡皇后、并最终扶持一个对家族有利的继承人,是一个统一的目标。

太后并非简单地将个人情感挂在嘴边,她是一个以家族和皇室荣耀为先的政治家,懂得在权谋棋局中保持冷静和深谋远虑。在她的眼中,后宫的风云变幻只是权谋游戏中的一部分,而她的决策则在这场游戏中彰显着超越个人感情的高瞻远瞩。

或许,《甄嬛传》中的太后,正是这样一位集智慧、谋略和家族荣誉于一身的政治谋士。

3 阅读:883

妙语连剧

简介:专注于追最新最热门的电视剧,热衷于剧情分析解剖